11月13日武爽节目鲁迅过客我
中学的时候,读到过鲁迅写的一个短剧风格的散文《过客》,情节很简单,是“过客”走过荒野中一处人家时,与这家一老一小简短交谈的经过。
老翁问过客:“你是怎么称呼的?”过客没办法说清,他不知道自己本来叫什么,人们叫什么就算什么。
老翁又问:“那么,你是从哪里来的呢?”过客仍然没办法说清,他只是从记事起就这么走。
老翁再问:“那么,我可以问你到哪里去么?”过客总算能有一个明确的回答了:“前面。”
然而,这个“前面”是哪里?过客却并不明白,他反问老翁:“你可知前面是怎么一个所在么?”
久经沧桑的老翁答道:“前面,是坟墓”。
鲁迅的《过客》展现了一个不认识上帝的现代人的全部悲剧: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自己往哪里去。除了死亡,生命没有别的出路。而过客面对的三个问题,恰是人生三个最根本的问题:
“我是谁”――指向意义;“我从哪儿来”――指向来源;“我往哪儿去”――指向终极。而这三个问题中,最具有本质性的乃是第一个问题:“我是……”。
“我是”包含了人的生命力、精神、灵性、核心、本质……,总之,一切与人存在至关重要的东西,全都在“我是”里面。 “我是”既是对自我的肯定、对自我的认识,也是一个人存在于(to be)这个世界上的原因和目的。人对自我的所有发问,都是从“我是”开始的。
歌曲:我是谁—盛晓玫
“是”,英文里即Being,是世界的根本,世界的本源,一切存在物所依赖的那个基础。耶和华说:“我是”,耶稣基督说:“我是真理、道路、生命。”“我是世上的光。”“我是好牧人。”“我是生命的粮”。“我是葡萄树”。 “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我了”)……从这些反反复复的“我是……”中,我们可以认识上帝,认识基督,并从而寻找人生命中最本质的“我是”。由此,你可以清楚地看到,上帝才是“我是”。而人呢,自从始祖亚当陷入罪中以来,人就远离“我是”了。从此,人既与上帝隔绝,同时,也自我分裂;不能认识上帝是“我是”,也找不到自我的“我是”。
在出埃及记二章11节,摩西问上帝:“我是什么人?”那时的摩西,毫无自信可言。是啊,摩西该怎样看自己?他是埃及的富丽王宫里骄傲的王子?还是风雨旷野中可怜的牧羊人?是勇救同胞的民族英雄?还是落荒而逃的亡命之人?在他度过的漫长的80年生命中,哪一个身份是他真正的属性?摩西是什么人,不能由摩西自己决定,只有上帝可以决定他是什么人。埃及王宫四十年的经历,不能决定他就是王子,荒野牧羊四十年,也不能决定他是牧人。上帝说,决定你的,“岂不是我耶和华吗?”最后,当上帝对他发出命令:“现在去吧!”从此,摩西就是以色列人的领袖了。上帝所赋予摩西的使命:以色列的先知、祭司、领袖,才是摩西真正的“我是”。
哈姆雷特的名言“to be or not to be”,其实不应翻译为“活着还是死了”,因为他本来说的是:“我是,还是不是?”哈姆雷特所迟疑、所犹豫、所困惑、所痛苦的是:“我是”?当他找不到“我是”的时候,他的生命没有方向。美丽的俄菲丽娅的爱情,不能让他快意;王子的地位,不能让他安心;甚至为父报仇的志向,也不能让他充实。他仰天叩问:“我是……?!”鲁迅的笔下的过客,对老翁的三个问题,一个也无法回答。在无目标的追求之途上,过客走得绝望又执着。抛去了“我是”,剩下的,就是碎片化的人生,而“我是”总会在某一个时刻敲响一个人的心门。上帝会寻找人的,是各种不同的方式。可能是鞭打,也可能是惩戒和咒诅。而只有抬起头,才能从上帝的高天日光中看到真正的“我是”。那是不可摧毁的“我是”。茫茫人海中,谁能躲得过“我是”的逼问?
相关内容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