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与信用
每年,一个话题常说不衰,那就是所谓婚姻的话题。而时常地,身边的不乏有对婚姻失去盼望的朋友,有的得过且过着,有的朝婚姻的疲惫与消极走去,有的干脆,一拍两散。说到婚姻,不得不说契约二字,因为婚姻就是一纸契约书。没有契约的精神底线,婚姻常常风雨飘摇。而啥是契约呢?说某一个公司与老外签订了一个项目,也说定了价格。可是取货的路上遇见施工,不得不绕道,结果跑了很多冤枉路,这样算下来大大超过了事先约定的价格。事实明明摆在那里,但你想老外增加一个子儿,也是门都没有。司机弄不明白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对方这样。原来见多识广的司机居然不知道,这就是契约精神!岂止司机,今天的中国还有多少人知道遵守契约精神呢?
有一次一位朋友外出旅游,晚饭前和另外一位朋友与两位领导玩牌,结果我们输了一局,愿赌服输,乖乖一个人拿出100元,晚上买零食。第二天,他和朋友大获全胜,那两个领导却拍拍屁股走人了,毫无赧颜之色。他二人面面相觑。这可是知识分子啊。然而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普遍缺乏契约精神。契约精神源自宗教中的立约,而传统中的契约精神,首先表述就是在“神人立约”上。耶稣降生之后,上帝与人重新确立“新约”,把过去上帝与犹太人订立的称之为“旧约”。这种契约精神经犹太教、基督教的弘扬开来,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根深蒂固。
契约是文明的基石,进而又成为商业文明的基础,在资本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契约代表着商业关系双方的承诺,信用与契约紧密关联。契约精神保证了商业文明的发展,商业文明又强化了契约精神。正是这种契约精神,孕育了有这样观念的人“诚信”的意思,契约精神本质上就是诚信精神。只有交易双方都能诚实守信,履行合约不折不扣,才能确保交易安全,社会稳定和谐。那么,很多人为何不大有契约精神呢?内心没有信仰的追随该是一个原因所在。心里没有高悬头顶的神圣所在,就失去了一个无所不在的监督者,失去了一个保证契约正常履行强大的中间人,一切只能靠自己内心的道德律令,何其难也。另外,该来自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限制。契约精神产生于人神约定,孕育于商品交易。中国一直是农业社会,农业社会自给自足,而且,中国历代都是重农轻商,对商持贬抑态度,商品交易极为贫乏。偶有商品交易,也常常在熟人世界中运行,陌生人交易所需要的契约精神自然很难产生。
说到对契约的认识,最关键的是,国人所谓好变通的文化基因。契约精神就是诚实的信守规则。但我们的文化往往在乎聪明,在乎变通,在乎兵不厌诈。比如说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活生生 地违反契约。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这是赛马的规则,但是田忌却使用了下马对上马、上马对中马、中马对下马,这是典型的不讲规则;但却被中国人当做最经典的案例来崇拜。
而其实,诚信只能先以制度来保障,要有巨大的惩罚措施,使得不诚信的人所失大于所得,而且总是如此,人们就会选择诚信。也就是说,最初,诚信只是一种选择,久而久之,诚信会成为一种道德。其实西方人并不比我们守信,而是不遵守信用的代价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没有诚信的西方人简直寸步难行,生不如死。这就迫使他们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诚信。对西方人来说,失去信用,就是失去精神生命,这两者没什么区别。
家有留学生的朋友都知道,很多美国家庭都希望中国孩子住在自己家,一开始我以为他们是为了获得一些费用,后来才明白,她们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信用。因为帮助外籍人员,宣扬本国形象,这些家庭将会在社区里获得一些信用积分。这些信用对外国人至为重要。银行贷款,融资,租赁什么的,都需要信用来保障。譬如美国的校车司机就是一个大美差,只能由根红苗正的人担任,因为责任重大,美国的校车司机信用指数极高,非常受人尊重。在美国做校车司机那是非常了不起的,常常是世袭。套用一句话,信用比黄金还宝贵。说到契约二字,常常会想起印度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的“非暴力”实质是以吃苦隐忍的精神、以道义的力量邀请对方共同遵守人类的文明准则。它的真正难度在于对手也必须是一个讲究基本游戏规则的人,否则,你对他“非暴力”,他却总是对你“暴力”,结果可想而知。亲爱的朋友,人和人之间并非孤立无关的,每个人都是一块小小的泥土,连缀起整个大陆。人来到这世间,作为社会的高级动物,是订有契约的:物质利益的来往,有法律的契约; 行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约。诚信,实质上就是一种精神契约。遵守契约的人是明智的,信守契约的人是高贵的。懂得为自己的契约买单,实质上是给自己的人格保险。圣经上说,上帝是守约施慈爱的,“我们纵然失信,神仍是可信的。因为他不能背乎自己。”
本集歌曲: 约定—Music 2000、彩虹下的约定—赞美之泉、改变我,改变世界—赞美之泉、我不贪求—儿童诗歌、你愿意—天韵诗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