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武爽节目文字里的联想
最近对新约启示录里的一句经文有特别深的感触:“你说,我是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却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为什么想起这句经文呢?因为看到有些人事业有成,生活优裕,儿女成器,物质富足,事事如意,似乎一无所缺。但为什么圣经却指出这些人是困苦、可怜、贫穷、瞎眼和赤身的呢?会不会是神为了安慰生活中的失意者,使他们不至于因为嫉妒这些富有成功者而郁郁寡欢呢?不是。圣经所指这些物质富裕者的困苦、可怜、贫穷、瞎眼和赤身是指人们灵魂的光景。
启:3:17有讲:“你说,我是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却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困苦——是指富有者所遭遇的一切金钱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生死和爱。可怜——是指对自身的可悲处境毫无察觉,竟自我感觉良好。贫穷——是指虽然腰缠万贯,富得流油,却只为一己之私,没有施予的慷慨。瞎眼——是指对真理的盲目。赤身——是指灵魂的贫瘠,一丝不挂。没有属灵的财富。一方面我对以上经文深有感触,另一方面作为旁观者,看到人在属世的追求上用力过猛,所以从相反的方向有了一些思考后的信自息。
在我信主前,除了《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给我巨大的震撼之外,另一本触及心灵的小书是圣女小德兰的《灵心小史》。若干年之后的今天重温这本小书,心中涌起更多甘甜而抑制不住的喜乐。对只活过24年的小德兰,有了更深的敬意和对上帝在这年轻生命中的作为而感恩。一个以世俗标准,谈不上什么建树的女子,一个早年丧母的可怜孩子,成年后进入修道院,又在豆蔻年华因病离世的无名青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让我动容?一首歌曲之后,让我和你一起来看她最著名的一段讲论。
圣女小德兰有一段著名的讲论,那里说:神所造的每一朵花都是美丽的,玫瑰的光辉与百合的洁白,不会减轻紫罗兰的香气,或是菊花的清高,如果每朵卑微的小花,都盼望成为玫瑰,这大自然便会失去它最高的美丽,田野也不会有许多各种美丽的色彩来点缀了。在属神的世界中也是如此,属神的世界就像是主的一个活的花园,祂造就一些伟大的圣徒,这些人好比玫瑰和百合一样;祂也造就一些微小的圣徒,他们也必须甘心地在祂脚前作一朵小菊花,或简单的紫罗兰。如果当神低头来看他们时,他们能使神喜悦,这就是他们的用处了。他们越甘心地行神的旨意,他们的生命就越完全。并且我还知道,神在一个简单而不拒绝祂恩典的人身上显出来的爱,和祂在那些满有恩赐的人身上所显出来的爱是一样的。其实说来,我们的救主,祂是这样的降卑祂自己来俯就我们这些微小的人,正是显出祂的伟大来。
浅显而深奥的人生道理,小德兰仅用了400个汉字阐述。正是这样充满对主的虔诚和爱的属天智慧之语,跨越时空,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颠覆了我对渺小与伟大,成功与失败,痛苦与欢乐,丰富与贫穷,活着与死去的世俗观念。
是的,一朵卑微的小花,安于上帝命定的安排,在繁花似锦的大花园中,静静地守候着清寂的一个角落,简单而丰沛,灵动而飘逸。它不是多余的,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上帝创造的美丽花园中画龙点睛的一笔。作为隐修院的修女,她真的实践了如卑微小花的生命,无怨无悔,短暂的一生,默默无闻地为一线的宣教士们祈祷争战,在平凡的生活,以卑微的姿态活出了伟大。
而以文字反映内心的,最近触动我的是雪莱的那首同样著名的十四行诗:奥西曼提斯。对于这首诗,有不同的翻译版本,来听听这样一个版本:客自海外归,曾见沙漠古国 有石像半毁,唯余巨腿 蹲立沙砾间。像头旁落,半遭沙埋,但人面依然可畏,那冷笑,那发号施令的高傲,足见雕匠看透了主人的内心,才把那石头刻得神情维肖,而刻像的手和像主的心早成灰烬。像座上大字在目:“吾乃万王之王是也,盖世功业,敢叫天公折服!”此外无一物,但见废墟周围,寂寞平沙空莽莽,伸向荒凉的四方。
雪莱的这首十四行诗:奥西曼提斯,相信有很多的时候年轻时应该读过,只是或许没有留下多少记忆。时间这把无情的刻刀,在漫长的岁月里,也在重塑我们的“眼目”,改变着我们的视角。年轻时注目风花雪月,而如今更多聚焦的是时间长河冲刷过的痕迹,大浪淘沙之后留下来的东西。雪莱是反对基督信仰的浪漫空想家,他的这首诗所指也许与我们的解读不甚相符,但并不影响绝对真理从有限之诗中凸显出来。雪莱借旅人之口说出一个令人沮丧的真相。大漠中被黄沙掩埋的破碎的雕像,反讽了曾经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埃及法老,在时间的宰割下,身首异处,尸骨难寻,强国不再,辉煌如烟逝去的悲剧。时间不仅扼杀君王的威武,大国的骄傲,同时也瓦解人类构建的各样巴别塔,包括艺术巴别塔。也就是说,凡在基督之外寻求价值意义的所有努力,最终都将被时间的“黑洞”吞噬。所以经上说:“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