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从诗性美到人性美

2018年06月29日 编辑:本站

已经进入暑假模式的朋友,在这个暑假的夜里在思考什么呢?生命的方向吗?还是接下来你的暑假安排呢?

冰燕最近真是迷上了童书乌蒙,这是一个公众号,童书乌蒙:童,就是孩童;书:作动词用,意为书写;乌蒙,云贵川交界山区,高寒贫苦,这里代指贵州石门坎大山里的两个苗族村寨。我还迷上了由此而出的一本书《乌蒙山里的桃花源》收录的就是孩子们的一些作品。里面孩子们的童真淳朴的文字和山里的生活都在深深吸引着我。另外还在吸引我的是那些到苗族村寨学校里支教的志愿者老师的经历。

来听听这位岑老师与乌蒙山的石门坎的故事。

支教,一来这是我高中以来的一个梦想,二来我向往那种乡村里清静、自然的生活。因此,去石门坎做一名支教老师,似是命里注定之事。

在石门坎,我结识了很多质朴的朋友、同事,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创作、温馨的记忆;石门坎的这群孩子,是我教师生涯的第一批学生,朝夕相处了两年,他们的言谈举止甚至透露着我的气息,仿若父子。可以说,与他们相处的时光,就像一场梦,永远保存着那份甘甜。

去年,我不能再继续支教了,暑假的时候我“很不情愿”地回到了上海,一个月后,我去了一个私立幼儿园工作,继续教书。从石门坎回上海,我的情感很复杂,在城市和乡村的倾向上,石门坎占据了心头更多的情愫。我留恋石门坎的人与事,却只能回到城市。我无法从情感上完全接纳城市。

才接触城市里的孩子,情感自然不深。不自觉的将他们与山里的娃儿们对比起来,更是发现不了城里这些娃儿们美的地方,就像我看有些网友评论说:“村里的孩子,朴素的习惯,温融每一颗心脏;城市的孩子,尖锐的宠溺,肆放每一个人心”。于我,更是如此。

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在22岁之前也不曾长期出过远门,从乡村回到城市,还是适应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随着日子渐长,和城里孩子们间的情感慢慢的变化着,我开始恢复了那双发现美的眼睛,渐渐地,我班级里这些城里的孩子,他们也开始变“美”了。

我在城里接手的第一个班级,是12个幼儿园大班5到6岁的孩子们,包括两个外国小孩。今年依然是教大班,6个孩子。城里孩子生活在高科技之下,他们的见识太广了,上海的孩子更是如此。绘本、影视资料,益智游戏,音乐艺术熏陶……家长们也是十分的重视教育,这样一来,这帮小子可谓“无所不知”。不过,我发现这些拥有了一切的孩子,因为缺少接触自然的生活,而失却了一些诗性。所以,对我而言,当他们的老师变得简单了——补足孩子们在自然的生活中缺失了的那份诗性与美好。

我继续教城里的孩子读诗、背诗、唱诗、玩诗,音韵律动和画画。每天我们都会早读,激发他们对于世界的思考,也把一些美好的品格印到他们心里;带孩子们去公园,为孩子们营造这个融入大自然的机会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在那里游戏、观察、爬山、采花……。我发现,比起人造的高科技,孩子们更喜欢奇妙的大自然,大自然成了发掘孩子们诗性的伯乐。

在这样的氛围中,美好的诗歌离孩子们其实也并不遥远,当我每天读《晨诗》“太阳闪烁着亮丽的光芒……”,遇到雨天,孩子们就奇怪了:“老师,太阳今天还在么?难道上帝把它收回去了?”;当我们学习到《天净沙·秋思》,娃儿们走在路上看到落叶就嚷嚷道:“老师你看,这是枯藤老师昏鸦……”;当我们学习《春晓》、《村居》,娃儿们看到了“花落知多少”、“忙趁东风放纸鸢”……

在自然中,孩子们比起大人们,更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大量的自然和艺术的熏陶之下,孩子们其实都是天生的创作家,他们自己给诗歌编舞、自己研究歌曲的唱法、自己用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孩子们,是非常喜欢把仅有学习到的东西,马上就应用出来的那群人。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夏天,我们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孩子们对于“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有他们特别的理解,他们说蝉叫的时候一直叫个不停,晚上在山里唱歌也有回声的吧!所以,他们自创,把好好地一首歌曲加入了“回声”,一组唱主旋律,一组唱回声。这样的改编,给他们带来了乐趣,他们高兴得很,我也欣喜看到他们这样的创作。

除了用奇妙的自然启发孩子的诗性,我也注重在诗歌里育人。“每首诗歌就是一个故事”,这个念头始终在我心里。我将每首诗歌化作一个故事,期望在故事的隐喻里,塑造孩子们的基本品格与启蒙他们丰富的情感。

我们每天读诗歌《有一条路》“有一条路,人以为是正路;走到尽头,却是死亡之路”,每每有孩子们犯错并且“死不悔改”的时候,大家都会鼓励他:“别再走死亡之路了,快回来吧!”;当我们每天读《懒惰人啊》的时候,每天孩子们都要告诉我:“老师,你要帮我把懒惰那个敌人打败!”,所以每当我批评他们的时候,他们会很服气的知道,老师在爱他们了。

学习了《凉州词》《出塞》,《灭亡以先,必有骄傲》……我们会一起思考“死亡”会带来怎样的感受;教他们“送别”的时候,学习了《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有一次,我们在排练毕业典礼的节目,曲目是《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唱着唱着,有一个孩子她突然哭了,我想是她被感动到了吧!不过最后毕业典礼,这个表演因故被取消了,我们的“小导演”感叹道:哎老师,我们是为谁辛苦为谁甜呢……(出自《蜂》【唐】罗隐)

不单是读读、唱唱、玩玩,作业是必不可少,我还乐意做的一件事就是“逼着”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参与到作业中:让孩子们回家给爸爸妈妈朗诵诗歌、把故事讲给他们听,教爸爸妈妈唱古诗、开脑洞一起给诗歌编舞……这样的亲子时光,孩子们其实是很喜欢的,比起他们无厘头的瞎玩,这样的“玩法”的确高级了许多,家长也都很享受。一次,学生的妈妈告诉我,惯例都是她们家长作为至高者逼着孩子们学,但其实和孩子们一起学、一起比赛、一起游戏,还可以借此练习乐器,这样的学习孩子们更觉有乐趣,学得也更快。我听了以后,很感恩。

作为老师,从乡村到城市的教学转变中,我发现诗歌教学不只应该是山里孩子的强项和特权,城里的孩子们,同样也能很好的领受这样的恩赐,只要我们愿意去走这条路。

当很多朋友看到“童书乌蒙”里孩子们的作品,感叹这些孩子对于美的创作能力的时候,别忘记,每个人——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里的孩子、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我们都能去享受生活、发现美、寻找这个世界的答案。因为,奇妙的造物主是多么诗意地创造这个世界,又用很多诗歌记录下他的话语。

诗,无论是对于城里还是乡村,都是一样的礼物——是给你的,也是给我的。

朋友,今天听到岑老师的分享,你有什么感受吗?冰燕从中看到岑老师从石门坎到上海的故事,也从诗性美看到了人性爱的美,而这爱是造物主赋予的。关于教学,关于诗,关于生活中的美,还有这个世界的答案,你有怎样的思考呢?愿你能够找到答案和方向。

另外,你是否很期待听到孩子们的作品呢?在往后周五长夜的牵引里,冰燕想设一个小环节,专门与朋友你分享《乌蒙山里的桃花源》这本书里孩子们的作品,~下期节目时间再会~

本集歌曲:追求梦想—播种音乐、凡事都能—播种音乐、我有爱—播种音乐、最珍贵的礼物—盛晓玫

上一篇:夏日里的清凉
下一篇:有原则的爱
返回顶部
触屏版 pc电脑版

© 福音家园m.zyes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