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理书:第7讲王尊祟但以理;王造金像命通国敬拜(但2:46-3:18)
但以理书:第7讲王尊祟但以理;王造金像命通国敬拜(但2:46-3:18)
来源:真道分解 讲员:李重恩
但以理为尼布甲尼撒解梦以后,尼布甲尼撒有什么反应呢?2:46形容他“俯伏在地,向但以理下拜,并且吩咐人给他奉上供物和香品。”由此可见,尼布甲尼撒已经把但以理当作是神明,又或者是一个非常尊贵的人物来看待,所以他向但以理下拜,并且奉上供物香品。伟大的君王居然向一个亡国奴下拜,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神的工作实在是太奇妙了。
2:47-49:尼布甲尼撒认为但以理的神胜过其他一切的神明,是至高无上的。不过,他并没有因为这样而停止拜偶像,专心的跟从神,因为他是一个多神主义者,他仍然不知道耶和华是唯一的真神。48节,尼布甲尼撒抬举但以理,使他担任巴比伦省的总理。在这个时候,但以理并没有忘记那三位曾经与他一起祷告,共度难关的朋友。他求王也祝福他们。结果,他们也可以“管理巴比伦省的事务”。49节,“朝中”这两个字原来的意思是“王的门”,在这里是指在皇宫里作王的顾问。一次危机为但以理带来了转机,这完全是神的工作,是但以理从来都没有想过的。今天,我们也需不要害怕危机。说不定神就是要透过这些危机来祝福我们的生命。
3:1:“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个金像,高六十肘,宽六肘,立在巴比伦省杜拉平原。”“金像”不一定是用纯金造成的,可能只是外面镀了金,里面是用木头塑造的。
这个金像有人的形状,究竟代表了什么呢?我们不知道。学者们至少有两种看法:第一,这是尼布甲尼撒的雕像。自从但以理为他解梦以后,他知道了自己是大像的金头,所以建造这座金像来炫耀自己,又给后人留作纪念。第二,这并不是尼布甲尼撒的雕像。不管这是不是尼布甲尼撒的雕像,全国人民都要拜它。这是王的命令。
金像“高六十肘,宽六肘”。一肘大约是1.5尺,六十肘是90尺,大约是27米。像宽9尺,大约是2.7米,它的比例是一比十。平常人的身形是一比五,可见金像的形像十分怪异,类似一座显眼的方尖形、瘦长的碑石。尼布甲尼撒建造一座相等于九层楼高的金像,目的是为了使人从远处也可以看见,然后歌颂它的伟大。无可否认,尼布甲尼撒建造金像,并且命令全国人民拜它,是为了借着这个机会把国家统一起来,叫人们知道他的军力强盛。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他都是战无不胜的。
3:2:“尼布甲尼撒王差人将总督、钦差、巡抚、臬司、藩司、谋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员,都召了来,为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像行开光之礼。”“总督”的意思是“保护者”,指皇帝各区的代表,一区通常是包括几个省份。“钦差”是指总督手下的高官,负责一省的政务。和合本曾经把“钦差”翻译为“省长”。“巡抚”是指辅助总督管理地方行政的。“臬司”是皇帝的顾问。“藩司”专门负责管理财政事务。“谋士”主理司法的工作,好像今天的大法官一样。“法官”是指次一等的法官,审判较轻的罪,相等于今天的栽判司。
3:3-7:那些获得邀请的官员们前来聚集,参加“开光典礼”。这个时候,有命令传出来。“你们一听见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样乐器的声音,就当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不俯伏敬拜的,会有什么后果呢?第6节:“必立时扔在烈火的窑中。”“烈火的窑”是指火焰最猛烈的火窑。被放在火窑中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刑法,任何有理性的人都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以身试法。但是在人群中,居然有三个被掳回来的犹太人,公然不向金像下拜。这三个人就是沙得拉、米煞以及亚伯尼歌。
3:8:“那时,有几个迦勒底人进前来控告犹大人。”在这里,“迦勒底人”是指统治巴比伦的人,又或者是在宫廷里伺候的占星家,他们都是但以理三位朋友的同僚。“控告”直接的翻译是“撕开逐一吞吃”,是形容迦勒底人心灵恶毒,一定要置这几个犹太人于死地。虽然他们的控告是有凭据的,但是他们的动机却是不正确的。
3:9-12:讲述了这些迦勒底人控诉但以理三位朋友的内容。他们特别强调沙得拉、米煞和亚伯尼歌是“王所派管理巴比伦省事务的”。这显示出他们控告但以理三个朋友的主要原因是嫉妒。亡国奴竟然成为了他们的上司,这是不能够容忍的。
听了迦勒底人的控诉以后,尼布甲尼撒感到格外的忿怒,因为这三个被掳回来的犹太人,在被提升为巴比伦省的高官后,竟然公开违抗他的命令,他们全无感恩图报之心,这实在是不可原谅的。3:13节说:“当时尼布甲尼撒冲冲大怒,吩咐人把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带过来;他们就把那些人带到王面前。”
3:14-15:“是故意的么”这几个字应该解释为“是真的吗?”尼布甲尼撒表示他不相信,但以理三个朋友会公然违抗命令。他给他们机会去补救,以保存性命,条件是他们必须向金像俯伏下拜。
3:16-18:讲述但以理的三位朋友在面对别人的指控时,并没有提出任何辩驳的理由,因为他们的确没有、也不会拜王的金像。他们不觉得需要为自己辩护,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所做的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3:17:“即便如此,我们所事奉的神能将我们从烈火的窑中救出来;王阿!他也必救我们脱离你的手;即或不然,王阿,你当知道我们决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但以理三位朋友想对王说:“我们所事奉的神有能力拯救我们。但是主权在神的手中,我们不知道神会否拯救我们。其实,拯救与否,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宁可殉道,也不会拜王的金像,事奉王的神”。
这三位朋友的回应很值得我们仿效。首先,他们表明不必用言语为自己辩护,并要以行动表现出他们对神的忠心。接着,他们宣告,深信所事奉的神能够插手加以拯救,但是他们对神的忠心,却不是建基于神的拯救。无论神是否拯救,他们都愿意忠心到底。今天,在教会中,有不少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看看,神会不会帮助他们脱离困境。如果神会帮助他们,他们就决定跟从神,可是如果神继续让他们陷在困境当中,他们就会怀疑神,甚至是远离神。盼望但以理三个朋友的见证可以成为我们的鼓励和提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