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记讲章(21)亚伯兰到迦南、迦南饥荒下埃及、亚伯兰和罗得两家牧人相争(创12:6-13:6) -《穿越圣经》
创世记讲章(21)亚伯兰到迦南、迦南饥荒下埃及、亚伯兰和罗得两家牧人相争(创12:6-13:6) -《穿越圣经》
本文mp3音频下载
听众朋友,你好。欢迎收听《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很高兴我们又在空中见面。《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希望帮助每位听众能更加明白神的话语,成为遵行并传扬神话语的人。
上一集节目,我们研读与分享了创世记12:1-5的内容,让我们先来重温一下。
创世记12:1-9,这段落记载了亚伯兰蒙耶和华呼召。神呼召亚伯兰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到神所要指示他的地方去。如果亚伯兰愿意听从神的命令,他将会得到神所要赐给他的福分:第一,他将会“成为大国”;第二,神一定会赐福给他。究竟是什么福气呢?有学者认为,这是指亚伯兰将会有很多子孙,他的物质生活也会富裕等等;第三,神叫亚伯兰的“名为大”。我们都知道“名”在旧约是指整个人,神使亚伯兰的“名为大”,是指亚伯兰不仅名望高,而且为人所尊重,在人眼中看为伟大;第四,亚伯兰“也要叫别人得福”。
对于神的呼召,亚伯兰的回应是什么呢?4节说他“照着耶和华的吩咐去了”。或许现代人会觉得背井离乡,甚至远渡重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对于上古时代的人来说,这比登天还难,因为离开了自己所属的团体,失去所有的依靠和安全感,很难生存下去。亚伯兰深深地知道离乡背井的痛苦是怎样的,但是他一言不发,不与神讨价还价,就按着神的吩咐去了。5节记载说他带着妻子撒莱和侄儿罗得,到了迦南地。
好,听众朋友,今天的节目我们继续来查考创世记12章的内容。
创世记12:6记载说:“亚伯兰经过那地,到了示剑地方、摩利橡树那里。那时迦南人住在那地。”
这里的记录显明一个事实,就是迦南人是含的儿子迦南的后代。在这里我要补充一点非常重要的资料。很多人以为亚伯兰所离开的迦勒底的吾珥,是个很可怕的地方,以为他进去的迦南地却是个物产丰富的流奶与蜜之地,四处鸟语花香。他们以为亚伯兰来到这里他的命运改善了。听众朋友,你可不要这么认为!圣经并不是这样说的。从考古学的发现,我们知道在这个时候,迦勒底的吾珥已经有高度的文明了。吾珥是一个繁荣的城市。亚伯兰离开了吾珥,进入迦南地。圣经说:“那时迦南人住在那地。”迦南人还是一个文化相对落后且拜异教的民族。亚伯兰进入迦南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命运,他是遵从神的命令进去的。
现在他顺从了神的命令,我们看看接着发生什么事!
创世记12:7记载说:“耶和华向亚伯兰显现,说:‘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亚伯兰就在那里为向他显现的耶和华筑了一座坛。”
当神第二次向亚伯兰显现的时候,亚伯兰就为神造了一座坛。
虽然人难免会带着情感,但希伯来书11:17告诉我们:信心并不建基于感觉。真正的信心是建基于神的话语的,正如罗马书10:17说的那样:“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有位学者曾说过:“伟大的应许塑造伟大的生命。”这句话用在亚伯拉罕和撒莱身上尤为真实。神的约定给了他们足够的信心和力量,面对他们一生的信仰之旅。
听众朋友,我们并不是因向神立下应许而得救,而是因我们信靠神的应许而得生。神恩慈地与亚伯拉罕立约,亚伯拉罕以信心和顺服回应神的应许。因此,我们要牢记:神不会因为人拒绝祂而改变救赎计划,因为神爱世人,神期待罪人悔改归向祂;但我们怎样回应神的应许,则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得享神恩典的福分。
创世记12:8记载说:“从那里他又迁到伯特利东边的山,支搭帐棚;西边是伯特利,东边是艾。他在那里又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求告耶和华的名。”
亚伯兰到了伯特利东边的山之后,做了两件事。他支搭帐棚,就像今天我们在一个小区里买房子,然后搬进去居住一样。他“支搭帐棚”,就是说他住在帐棚里。然后他筑一座坛,表示他敬拜神,为神做见证。不论亚伯兰去到哪里,他都为神留下了见证。
听众朋友,你为神留下了什么见证呢?留下见证的意思并不是说,你要在你的家门派发福音单张,或是在你开的车子保险杆上贴着“耶稣能救你”之类的贴纸。(然后像有些人那样在高速公路上狂飙。)那根本就不是见证!我要告诉你,亚伯兰是安静的敬拜神,迦南人就认识到他是一个敬拜耶和华神的人。
创世记12:9记载说:“后来亚伯兰又渐渐迁往南地去。”
如果想在气温比较暖和的地方居住,往南走是正确的方向。亚伯兰是个放牧的人,他无法长久停留在一个地方。
于是,亚伯兰就听从神的吩咐,离开了他的家乡,去神要他去的地方。
从创世记12:1-9这段经文,我们学到了一个功课:有时候,神的吩咐看来不容易执行,因为祂要求我们割断那些对我们很重要的“安全感”,要我们踏步迈向新的挑战。这个时候,我们不要因为害怕离开熟悉的环境和亲人,而违背了神的命令和带领。既然神吩咐我们这样做,祂一定会负责到底。我们一定要对神有信心。
让我们继续研读亚伯拉罕的故事。
创世记12:10记载说:“那地遭遇饥荒。因饥荒甚大,亚伯兰就下埃及去,要在那里暂居。”
亚伯兰来到了迦南地,那是一个蒙福的地方。神并没有叫他离开,但是迦南地发生了饥荒。
听众朋友,不能经受考验的信心是不可靠的。彼得前书1:7把受到试炼的信徒,比喻成在炉中试炼的金子。约伯在约伯记23:10也说:“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路;他试炼我之后,我必如精金。”神之所以允许饥荒出现,就是要试炼亚伯拉罕和撒莱的信心。但亚伯兰并没有留在原地,没有信靠神的帮助,而是下埃及去了。
请你留意,神并没有叫他那样做。神上一次向他显现的时候,对他说:“亚伯兰,就是这里了,没错了,这就是我要赐给你的地方,你要成为别人的祝福,我也要赐福你。”但是,面对饥荒,亚伯兰并没有选择继续依靠和相信神,而是下到埃及地去了。在圣经中,埃及代表世界,是世俗和枷锁的象征。亚伯兰竟然下到埃及去了。
今天的基督徒被世界所吸引,那种情况是令人惊讶的!很多信徒都在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寻找冠冕堂皇的借口。他们会说:“你知道吗?我礼拜天晚上没时间参加教会聚会活动,因为在礼拜一的一大早我要上班!”很多人都会这样说。可是就是这些人,他们会在晚上参加宴会,宴会中有很丰富的节目,还能欣赏很多音乐、跟人谈天,而他们并不担心第二天早上起不来去上班。很是奇怪!今天的基督徒都被世界吸引住了,而且他们还有一大堆的理由为自己辩护。
我想,如果你遇见亚伯兰下埃及,你跟他说:“亚伯兰弟兄,请等等,你走错方向了,你不是应该留在迦南的吗?”亚伯兰一定也会给你一个很好的理由,他可能会对你说:“你瞧,我的羊群变得越来越瘦弱,这里已经没草给牠们吃了!埃及那里有很多草原,所以我们现在就下去!”所以他们就下埃及去了。
结果,他们马上遇到问题,那是关系到撒莱的,因为她长得漂亮!创世记12:11-12记载说:“将近埃及,就对他妻子撒莱说:‘我知道你是容貌俊美的妇人。埃及人看见你必说:“这是他的妻子”,他们就要杀我,却叫你存活。”
听众朋友,你大概知道吧!在死海的西北海岸上,有人在一些洞穴里发现了古老的羊皮书卷,这些书卷被称为“死海古卷”。起初一些不相信圣经的学者们以为所发现的书卷,一定会推翻圣经的,但是这些学者后来都不敢作声了,因为他们根本就找不到任何与圣经矛盾的地方。
在这些古卷中,其中一套是不能翻开来的,因为皮卷变得太脆了。由于被卷起来太久了,所以不能打开,一打开的话就会弄破,变成碎片了。虽然不能打开,但在这古卷上还可以看到一个名字,就是拉麦。因此,那古卷被称为“拉麦的书”,而且被认为是“圣经次经”。以色列国把这古卷买了下来,放在博物馆里,有些专家就开始润湿它,使它变得软一点、潮湿一点,慢慢把它打开了。学者们发现,这书卷包括创世记12-15章,但不是圣经的经文,而是经文的解释。关于12章的部分,古卷讲到漂亮的撒莱。事实上,当中描述了撒莱的样子,说到她是怎样的美丽,所以这就证实了神话语中的撒莱,的确是个美女。
该古卷还描述了亚伯兰遵照神的指示去“纵横走遍这地”,这个书卷是以第一人称来述说亚伯兰旅程的,这段记载也证实了圣经所讲到的迦南地风景和肥美土地。不论那亲口描述那片土地的人,是不是亚伯兰本人,他的见证肯定证明了圣经的记载是真实的。今天很多人到那里旅游,可是他们都不明白为什么那里被称为流奶与蜜之地。在申命记我们会看到那里如今之所以荒凉的原因,但在亚伯兰的时代,那确实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不过,迦南地曾经几次发生了饥荒,在这里我们看到,亚伯兰因为饥荒就下到埃及去。
快到埃及的时候,亚伯兰知道会遇到麻烦,因为他的太太实在太漂亮了,所以他就对撒莱说了这样的话。
创世记12:13记载说:“求你说,你是我的妹子,使我因你得平安,我的命也因你存活。”
亚伯兰请求撒莱说:“求你说,你是我的妹子”,这是半个谎言。有时候,半个谎言比一个完整的谎言还要糟糕,而且说这谎话分明就是想欺骗人。亚伯兰的恐惧是有理据的,因为法老真的就把撒莱留下。我们从以斯帖记知道,在那个时代,当一个女人要成为一个统治者妻子的时候,她要有一段准备的时间。创世记12:17记载:“耶和华因亚伯兰妻子撒莱的缘故,降大灾与法老和他的全家。”这就是让法老知道他不可以夺取撒莱作他的妻子。
创世记12:18-20记载说:“法老就召了亚伯兰来,说:‘你这向我做的是什么事呢?为什么没有告诉我她是你的妻子?为什么说她是你的妹子,以致我把她取来要作我的妻子?现在你的妻子在这里,可以带她走吧。’于是法老吩咐人将亚伯兰和他妻子,并他所有的都送走了。”
听众朋友,你可以看到,神在掌管亚伯兰和撒莱的生命。创世记12:17-20讲述神介入这件事情。神介入的方法是“降大灾与法老和他的全家”。有学者认为,“大灾”是指皮肤病,尤其是性器官发炎,让法老不能够亲近撒莱。法老知道了实情以后,立刻打发人把亚伯兰召来,要质问和责骂他。从法老的话语当中,我们了解到法老是一位有良知的君王。他知道不应该抢夺别人的妻子,因为那如同奸淫。他之所以要撒莱作他的妻子,是因为他以为撒莱是亚伯兰的妹妹。现在法老知道了真相,就一定不会碰撒莱这个妇人,所以在20节提到,法老送走了亚伯兰和他的妻子。
从创世记12:10-20这段经文里,我们学到一个很好的功课。我们凡事都要求神的带领,不要只靠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无论事情大小,都应该依靠主。好像亚伯兰这样有头脑和谨慎的人,也因为过分依靠自己而吃亏。当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会用自己的方法去面对,正如亚伯兰一样。我们不要忘记了,那位全智全能的神非常爱我们,祂很乐意帮助我们。听众朋友,让我们常常来到神的面前,仰望神的恩典吧!
创世记13:1-2记载说:“亚伯兰带着他的妻子与罗得,并一切所有的,都从埃及上南地去。亚伯兰的金、银、牲畜极多。”
亚伯兰的财富就如同今天的富翁拥有的亿万资产一样。在这个时候,他是个很富有的人。
创世记13:3记载说:“他从南地渐渐往伯特利去,到了伯特利和艾的中间,就是从前支搭帐棚的地方,”
亚伯兰一直朝北迁移,来到耶路撒冷以北的地方。他已经去过南部,到过希伯伦,现在他来到耶路撒冷以北的伯特利。
创世记13:4记载说:“也是他起先筑坛的地方;他又在那里求告耶和华的名。”
虽然亚伯兰跌倒了,但是他现在回到了神面前。一个人跌倒总是可以回到神那里,对亚伯兰来说,总有一条路可以回到他筑的那座坛。不论是浪子,或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再次回到神面前。父亲的双臂总是张开,要迎接浪子回来的。
创世记13:5记载说:“与亚伯兰同行的罗得也有牛群、羊群、帐棚。”
罗得在埃及也过得不错。
创世记13:6-7记载说:“那地容不下他们;因为他们的财物甚多,使他们不能同居。当时,迦南人与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亚伯兰的牧人和罗得的牧人相争。”
你留意到吗?亚伯兰在埃及的时候,有两样东西叫他非常苦恼。一个就是他的财富,另一个就是名叫夏甲的埃及女人。在后面的经文,我们会看到更多关于夏甲的事情。但是现在亚伯兰有很多财物,所以他一定要跟罗得分开,因为他们之间发生争执了。
听众朋友,你有没有留意到这一句?就是“迦南人与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亚伯兰的牧人和罗得的牧人相争,所以亚伯兰和罗得不和,发生争吵了。这里可能发生了这样的事:迦南人可能跟比利洗人窃窃私语,说:“你看他们,又打架了!他们起初来到这里的时候,造了一座坛向那位又真又活的神献祭,那个时候我们真的很尊敬亚伯兰哪!他刚刚来的时候,我们都说他真是个好人哪,为人诚实、又可靠,但是你看他现在。哎呀,你看他们经常争吵!”我想,那些迦南人和比利洗人对亚伯兰和罗得的评价,一定大打折扣了。
我知道我这样说,你会很不高兴。我不知道在你那里的情况是怎样的,但据我所知,在一些地方,有些教会的宗派彼此是很不和睦的,有时会发生争执。今天在教会里面,如果发生内部的纠纷,事情是很容易传到不信主的人耳朵里的。他们会说:“如果基督教是这样的话,那我就不相信这个宗教,我不喜欢发生争吵的教会。”主耶稣并没有对属于祂的人,或对今天的教会这样说:“你们若属某某派、或组织某一间教会,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不,不是!主耶稣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在现今世代里,那些迦南人和比利洗人,就是那些好管闲事的、不信主的人,他们知道教会什么时候会发生内部纠纷。如果我们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的话,有时是很难感化这类人归向主的。
听众朋友,今天的节目时间到了,我们先停在这里。如果你对节目中所分享的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你来信询问,我很乐意为你再做说明;若是你生活中有什么难处,也请让我知道,我们可以彼此记念代祷。
好,我们下次节目再见。愿神赐福与你!
——本文来自良友《穿越圣经》
本文PDF文档下载:相关内容
- 创世记讲章(20)亚伯兰蒙耶和华呼召(创12:1-5) -《穿越圣经
- 创世记讲章(19)挪亚的儿子闪到亚伯拉罕的十代、他拉的家
- 创世记讲章(18)闪的后代、建造巴别塔(创10:21-11:9) -《穿
- 创世记讲章(17)雅弗的后代、含的后代(创9:18-10:20) -《穿
- 创世记讲章(15)挪亚出方舟(创8:1-22) -《穿越圣经》
- 创世记讲章(16)大地重获新生、神以彩虹为记跟活物立约(创
- 创世记讲章(14)洪水灭世(创7:10-24) -《穿越圣经》
- 创世记讲章(13)神对挪亚的吩咐(创7:1-9) -《穿越圣经》
- 创世记讲章(11)挪亚的出场(创6:1-12) -《穿越圣经》
- 创世记讲章(12)挪亚造方舟(创6:13-22) -《穿越圣经》
- 创世记讲章(10)亚当到挪亚的族谱(创5:4-32) -《穿越圣经》
- 创世记讲章(8)该隐和亚伯的故事(创4:1-16) -《穿越圣经》
- 创世记讲章(9)该隐的七代后裔、拉麦之歌、塞特为人类带
- 创世记讲章(7)神对未来的计划、救赎的教义(创3:8-24) -《
- 创世记讲章(6)蛇的诱惑、人犯罪(创3:1-7) -《穿越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