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基督徒与人交往行行言语态度该怎样用智慧与外人交往,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 与神同行:口出恩言

2023年02月28日 编辑:本站

与神同行:口出恩言

作者:查尔斯史达尼
 

我们一起来看今天的经文,西4章,保罗在这章的一开始讲到祷告,之后在5到6节他就这样说:“你们要爱惜光阴,用智慧与外人交往。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今天我们要思想的题目,就是口出恩言,意思就是怎样说出带有恩典的话语,到底我们所说的话,怎样才可以带着恩典呢?

当保罗说“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的时候,他是指着什么来说的呢?到底其中的含意是什么呢?当然我们的话语应该是温和的,有礼貌的,而且应该是谦卑的,文雅的,并且是带有鼓励,带有建设性的,相信这是神期望我们在说话上的态度和表现。作为神的儿女,任何时候我们所说的话,都应该带有盼望和鼓励,以及建设。

透过歌罗西书,保罗提醒歌罗西的弟兄姐妹,也是提醒我们现代的基督徒,我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我们要留意,保罗不是说我们的说话应该带有“盐”的成份,所谓带有盐成份的话,在西方社会就是指一些“夸大、自吹自擂的话,像不可一世的,语出惊人的和嚣张的话”,保罗所说的不是这个意思。保罗所讲用盐调和的言语,是指不伤害人,不挑剔人,不批评人,是只讲真理的话。当然,有时候持守真理,也会使不行真理的人感到受伤害。

我们再看西4:5-6保罗的教导,这里说:“你们要爱惜光阴,用智慧与外人交往,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作为基督徒,我们生活在世上,每天接触很多不同的人,有我们的家人,有我们的同事,也有陌生人。我们的行为怎样,言语态度又怎样呢?当我们向别人说话,表达一些意见,或者是自己的看法感受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向他们介绍自己。让对方从我的语气和说话中,认识我是个怎样的人。到底我是个温柔,有礼貌,有教养,有思想,有学识,乐意鼓励人,建立别人的人呢?还是喜欢批评和挑剔人,判断人,贬低人,攻击别人的人?要知道,同样的信息,如果用错态度和语调,也会带来相反的效果,所以除了是信息正确,思想正确之外,我们还必须注意和学习怎样表达。到底我们的语调和态度该怎样呢?

西4:6说:“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今天,教会里面经常产生的问题,就是人跟人之间的磨擦,就是弟兄姐妹之间彼此不能和谐相处。而让人们不能彼此接纳的,不是别的,就是口里所出的的话语,所带来批评和中伤,误会,是这方面给教会带来极大的伤害。

在工作的地方,我们也常常看见言语所造成的伤害,同事之间彼此批评,又或者一起批评上司,而上司也在批评着他的下属。即使在关系密切的家庭中,其实也有时有言语中暴力的事情发生,而且有的时情况还弄得很僵。丈夫批评妻子,妻子批评丈夫,儿女批评父母,父母也一样批评子女。许多时候,说出的话就好像利箭一样,毫不留情的穿透对方的心,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多少时候,我们看见在一个家庭里,成员之间彼此之间没有爱和温柔,没有仁慈和体谅,好像非要置对方于死地方才罢休。所以,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家庭悲剧,许多家庭不但不和谐,更是充满火药味,充满危机。

圣经记载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祷告,其中是论及我们的舌头和言语的,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思想。诗19:14是大卫的诗,他向神祷告说:“耶和华我的磐石,我的救赎主阿,愿我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悦纳。”

如果我们每天早上起来,能够作这样的祷告,又在每晚睡前同样作这祷告,相信能够提醒我们留意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在话语上小心,因为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愿我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能够在神面前蒙悦纳。

诗人大卫的这句话,意思就是他求神不让他说出一些不讨神喜悦的话,或者是让神蒙受羞辱的话。他希望自己口里所出的每一句话,都是让神感到欣慰,蒙神喜悦的。另外,我们看诗篇一百四十一篇第三节,这同样是大卫的诗,诗141:3这样说:“耶和华阿,求你禁止我的口,把守我的嘴。”这实在是一个很好的祷告,求神禁止我的口,把守我的嘴。

在许多人所犯的过失当中,相信言语是犯错最多的,也许我们也会有同感。多少时候,特别是一些随口而出的话,未经三思而说出的,往往会酿成大祸,造成无可弥补的后果。要知道,说出去的话,就好像泼出去的水一样,覆水难收,一旦出了我们的口,进到别人的耳中,就可能影响他的一生。有时候,我们后悔,真的希望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很希望可以把话收回,可是却偏偏不能。当然,我们可以向对方道歉,祈求对方宽恕,但是已经犯了的错,怎样也更改不了,已然成为我们记录上的一个污点。也许我们的话使得对方伤害太深,即使他愿意宽恕,但也一生忘不了。

所以“禁止我的口,把守我的嘴”,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是很重要的。要在我们的嘴唇上加上栏栅,要使我们的思想和言语,都在神眼中蒙祂悦纳,这是我们要努力追求的方向。相信如果我们真的要口出恩言,我们得经常向神发出这两个祷告。“耶和华我的磐石,我的救赎主阿,愿我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悦纳。”还有就是“耶和华阿,求你禁止我的口,把守我的嘴。”这是我们很需要的,也是可以减少我们犯错的机会。

还有,保罗在弗4章那里也谈到我们所说的话,那里特别提到“愤怒”的话,弗4:29说:“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这里说我们“只要说造就人的好话”,就是那能够建立人和鼓励人的好话,是叫人听了获得益处的。保罗在这里分别提到了消极和积极两方面,消极方面是要禁止自己说污秽的话,这里说“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积极方面就要学习怎样去鼓励人和帮助人,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

作为基督徒,实在没有借口去说任何污秽的话,即使那只是开玩笑,也绝对不合宜,我们不能与世俗同流合污,别人可以说的,到我们口中,就不适合,因为我们的身份是圣徒的身份,我们要有圣徒的体统,所以在话语上要格外小心。许多时候,我们在公众场合中,会听见许多肮脏的话,别人说得很流利,一点也不以为意,毫不察觉自己在说一些不雅和不应该说的话。他们使周围的人感到不自在,但是他们还洋洋得意的,觉得可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基督徒却绝不可以这样,因为这跟我们蒙召的身份是不相称的,这不是主耶稣基督的形象样式。作为神的儿女,我们绝不能是话就信,也不能是话都说,倒要分清楚神喜悦我们说些什么,我们才说,否则的话,我们常常会在不经意之间羞辱了神的名。

基督徒在不信主的人面前的见证是很重要的,所以作为信主的人,特别在不信的人面前就更要小心,真的要求神把守我们的嘴,禁止我们的口,叫我们不说神所不喜悦的话来。彼前3:15说:“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这里是说到对人的尊重,不论对方是谁,我们都要以一样的态度去对待。最不好的,是阿謏奉承,对不同的人换转不同的态度,这是神所恨恶的,我们对人要一视同仁,特别是对那些卑微的,不显眼的人,更要显出同情和体谅的心,因为主耶稣在世上的时候,也是特别抬举那些被人嫌弃的人,尊重他们和恩待他们。

彼得提醒弟兄姐妹,心中要经常作好准备,好去回答别人问起关于我们信仰的缘由。我们要是不先作好准备,恐怕就无言以对,又或者引起争论,那就更不好了。我们不要为信仰争辩,只要正面的表达自己的信仰,已经是我们要尽的责任。然而,在信仰遇到挑战或被误解,甚至被人诽谤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挺身而出,为真理而战,因为神的道和神的名是不能被羞辱和诬蔑的。可是,保罗提醒我们,在为信仰作辩护的时候,我们的言语依然要温和,依然要保持平静,千万不要意气用事。

我们的言语要柔和,要用盐调和,要语带和气,这是基督徒言语应该有的特色。不管对方是什么居心,不管对方有没有错,不管对方是出于无知或者是存心刁难,我们的态度依然不变,不因为对方的态度恶劣,我们也就以恶劣的态度回应他们。我们有自己一贯的原则和态度,我们是服从神所给的指示和命令,而不是附和世俗人,跟他们一般见识。不然的话,我们和他们又有什么不同?我们又怎样为主作美好的见证呢?求主帮助我们,留心自己的生活见证,不要因为不恰当的言语和态度而有损主的形象。

要是我们存着好胜的心,只为了逞一时的口舌之快我们,为了表现骄傲,而我们不肯认输,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因为要争一口气,或者一定要赢过对方而口不择言,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所以问题的重点,不在于我们是对是错,问题是在于我们的态度,绝不能因为环境恶劣或者是对方态度恶劣而失控。

那么,怎样才可以培养自己的言语带着柔和恩慈呢?西3:16-17这样说:“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神。无论作什么,或说话,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稣的名,藉着祂感谢父神。”

要装备自己在言语上作主的见证,我们可以让神的话语充满我们的思想,保罗说,“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这是我们可以作的预备功夫。当神的话语真的充满我们的思想,我们所表达出来的,就自然是神的恩言,所说出来的自然是使人得造就的话了。我们不是只记得一点神的话语在脑海里,而是将神的道“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是大量的,丰富的存记,一旦到用起来的时候,就自然是源源不绝的可以应用得到。

为自己的权益来辩护,这是很多人自然会作的事,因为别人攻击到我,侵犯到我,我自然会加以反抗和还击,这没有什么不对,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是我们自然的反应。然而,圣经的教导却不是这样,圣经教导我们不必这样,即使遭到别人中伤或诬蔑,我们依然可以心平气和的回答他们,我们依然可以满有风度的和他们对话,这绝对不是装作出来,或者是强忍得很辛苦,而是因为我们心中充满了神的道,圣灵给了我们力量,我们就自然有这样的表现,是超乎常人的表现。

这些表现通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的结果,也是为主作见证的好机会。因为对方在一开始的时候,也许会低估你,他们会以为你在压力之下,必然会显露自我的本性,和他们争到底,面红耳赤的失去风度。但他们没想到你会是那么的柔和言谈之间带着温柔和智慧,他们还能作什么呢?即使他们当场不说什么,但因为你与众不同的表现,他们已经对你刮目相看,加上知道你是基督徒,他们会对你的信仰另作评估,这样你的表现就会留在他们的脑海中,使他们去思想和追寻其中的原因,要知道你的秘诀是什么,你就是为主作了美好的见证了。

在旧约圣经赛42章里面描述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他“不喧嚷,不扬声,也不使街上听见他的声音。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他凭真实将公理传开。”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的说话,是带着恩慈,讨神喜悦的呢?或者说,我们怎样知道自己的话语是流露着神的恩典的呢?首先,我们怎样向别人说话,我们同样希望别人也怎样向我们说话。这就是主耶稣所说“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的精意。要是我们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别人,我们会期望别人以同样的态度来对待我们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就知道自己的态度是对的,因为我们也希望获得同样的回报。

第二,我们怎样论到别人,我们也期望别人怎样论到我们。那就是说,我们讲出去的话,我们也期待自己得回。

第三,当我们选择讲真话的时候,我们知道自己所说的,句句都是事实。很多时候,我们把听来的话,不经求证的就转述出去,还加上自己的想象和渲染,结果就变成和事实很不一样,这会很容易造成误会,结果我们不自觉的成了搬弄是非的人了。可是,如果我们真的口出恩言,我们所说的话,必然是事实,是百分之一百的真确的。

第四,我们的话语是以“造就人”和“鼓励人”为前题,而不是去损害他人。一个口出恩言的人,是尽量去建立人,鼓励人,支持别人的,而不是去损害人,或者是落井下石。即使对方有错,但是我们依然抱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以鼓励的口气去让他们重新来过。我们不是去责骂别人,审判别人,定别人的罪。而是愿意让圣灵来操纵和掌管我们的话语,这样我们就必定能够口出恩言。

我想我们都乐意接触那些经常鼓励我们的人,特别是我们遭遇失败和挫折的时候,我们多么希望这样的人出现,说一两句让我们振奋的话。同样的,将心比己,我们所说出去的话,就是要使别人获益和获得鼓励,而不是去批评和论断。即使我们明知道某人做错了,我们依然给对方留有余地,不直接指责别人的错,而是用委婉的言词去表达,希望对方能够看见自己的错处,然后留下改正的空间。千万不要咄咄逼人,让对方感到无路可走,感到完全被否定。这是很难堪的感受。

许多时候,我们宁可用保留的态度去面对对方的错处,我们宁可承认自己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和来龙去脉,比断然的一口咬定是对方的错要好。这不但是一种言语上技巧,更是表达我们内心的谦和宽厚。

太12:34,主耶稣这样说:“毒蛇的种类,你们既是恶人,怎能说出好话来呢?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这里是形容人的心口一致,一个口出凶言的人,其实正反映出他内心所想的,也一样凶险。所谓“言为心声”,我们的说话是代表了我们的思想,我们所说的,必然是先在我们的思想中出现。一个内心没有怜悯的人,无论怎样模仿也说不出同情和鼓励别人的话来,因为这是生命的流露。所以主耶稣说,“从一个人的行为就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来,从一棵树的果子就可以看出这树到底是好是坏。”

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要让神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虽然我们读了圣经以后又很容易会忘记,但是不要紧,圣灵是我们的导师,祂会作我们随时的提醒和教导。路12:12说:“因为正在那时候,圣灵要指教你们当说的话。”弟兄姐妹,我们要确知,我们心中是有圣灵的内住的,如果我们凡事都倚赖圣灵而行,我们是最有保障的,因为圣灵会时刻帮助和提醒我们。

最后,我要再弟兄姐妹一个挑战,在你心里面,有什么人是跟你过不去的呢?我不是说你很不喜欢的那些人,而是那些恨你的人。你尝试下次看见他们,和他们说话的时候,语带温柔和恩言,然后看看圣灵要怎样在你们中间作工,改变这种恶劣的对立关系,怎样使用你的话去为祂作见证。主耶稣的话,句句都是恩言,都是让人感到得安慰和支持的。

雅3章提醒我们话语的重要,以及不当的话可能带来的后果。6到10节说:“舌头就是火,在我们百体中,舌头是个罪恶的世界,能污秽全身,也能把生命的轮子点起来,并且是从地狱里点着的。各类的走兽,飞禽,昆虫,水族,本来都可以制伏,也已经被人制伏了。惟独舌头,没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恶物,满了害死人的毒气。我们用舌头颂赞那为主为父的,又用舌头咒诅那照着神形像被造的人。颂赞和咒诅从一个口里出来,我的弟兄们,这是不应当的。”

上一篇:我……亲眼看见了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以赛亚书6:5) 今日圣言2月27日:调整你的眼光
下一篇:箴言 15:33 每日箴言2月28日:首要优先
返回顶部
触屏版 pc电脑版

© 福音家园m.zyes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