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在信里
平日里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常常有一项特技,就是把手头的一切事情,无论自愿还是不自愿的,迅速变得不开心。比如,我最近做完一件不小的工作,有几天休息。我想趁着休息时读几本书; 过几天有个外出的计划,需要做一些准备;教会给同工们开设了“门徒培训”课程,是我们喜爱的牧师来带领学习的。这些本来都是很好的事情:完成的工作很顺利的过程,准备看的书是我爱读的,也一向喜欢隔一段时间出趟远门,培训更不用说了,是我们几个强烈要求的。可不知为什么,我忽然就厌烦了。书积压了好多天,翻都没翻;很多出行的准备,还没有着手做;培训课程也因着软件的问题,开局不是很顺利。仿佛该做的事情,我一件没做,心情很消沉。
亲爱的朋友,生活里你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受,曾经信誓旦旦要为家人做饭,过了好多天了,还不曾出门买过菜;曾经花好多钱办了张游泳卡,夏天都到了,还没有要去的时间安排,游泳馆或许就在你家楼下啊!这种状态,似乎已经是很多朋友的一种习惯:从中学到大学,从校园到社会,我们似乎总会迅速失去热情,让一件本来妙趣横生的事,变得枯燥和乏味。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反省自己的心,发现其中暗暗回荡着这样一个声音:「我根本不想做,都是你们逼我的!」这个声音毫无理性,但很执着,而且深刻地影响着我对事情的态度。哪怕是起初很有吸引力的事情,都会让我们迅速产生被压迫感,也习惯于把自己摆在被压迫者的位置,让一切自愿和不自愿的事情都成为苦役。这是不是有些让人感到很悲哀。看到周围一些热情似火的朋友,,让人觉得很怀念。曾几何时,我也是这样的热切者。但从什么时候起,这热情竟成为了一种负担呢?
追溯这种性格的形成背景,很容易让人想到应试教育。有些朋友,一路学霸,成绩很好,但好成绩的代价,是牺牲自己做选择的能力。从小到大,该做什么事,老师都选好了。到了要独立做选择的时候,忽然一头雾水,不知道如何收集资料、权衡利弊,更不用说找到为之奋斗的使命了。这么看来,难怪很多人会觉得凡事都是被逼的,却又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提倡素质教育很久了,但大环境还是应试教育。马上又是毕业季,对孩子而言,做选择的能力比分数更重要。高考只是一次分数的战斗,人生却是由无数次选择构成的战争。赢了战斗,却输了战争——过了好多年,好多人还在挣扎着逃离这个悲剧。那如何提升做选择的能力呢?你或说,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多向人请教等等。然而你发现吗,这些行动都围绕着一个主题,那就是「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是如何的重要,那怎么就认识自己了呢?《加拉太书》第一章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从前不是没读过,但不觉得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我想:它讲的不就是因信称义吗?这是基督信仰的入门,基督徒都知道的。但这一次,忽然对「因信称义」有一种很深的感觉。1章4节说:「基督照我们父神的旨意,为我们的罪舍己,要救我们脱离这罪恶的世代。」这是福音,也是我们信的内容。反复看这句话,忽然发现:这里的舍己、拯救,都是基督耶稣的工作,不是我的工作啊!曾经觉得,自己的工作很重要。我一定要表现好,才能被大家喜欢。但所谓福音,是以神的工作为中心的;而你我的人生,是以福音为中心的。这么看来,在我们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也是神的工作,而不是我们自己的工作。我们是因信称义,不是因工作称义。顿时感觉被释放,肩膀一下轻松了,胃都舒畅了不少。甚至重燃对生活的热情,出行前要准备已进入实施阶段,课程培训也可以好好地在那里提前,至于爱看的书,已经有好几页被认真读过。
一位哲人说过:“人生在世,最容易做的一件事就是论断别人,最困难做的一件事就是认识自己。”作基督徒,去好好地认识神,就能好好认识自己。英国有句谚语说:“自知便是真正的进步。”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孙子兵法》指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更好地认识自己,方可更好地认识神、认识别人、认识魔鬼。曾子说:“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作为基督的门徒,一日三省甚至五省自己,好让自己成为完全,象天父完全那样。
没错,听信福音的人,也会努力做事。不同的是:从前努力,是因为惧怕,是被迫的;现在努力,却是感恩,是主动的。我想,这是福音带给人类的一大馈赠。你我不是宇宙的中心,却是一个蒙神所爱的平凡人。我们这样认识自己,会感觉整个人生都焕然一新了。追光者像影子一样,在阳光倾落里梦游,虽然美丽,却是悲凉。而我们的福分是:不必追光,光却来黑暗里寻找我。他为你我做了大事,给我们选择的喜乐和自由。
本集歌曲:神的孩子—颂赞创作、起来吧—赞美之泉、爱自己—基石音乐、总有一件事—天韵诗班、有一道光—王子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