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列王纪上、下:第15讲以利沙所行的神迹(王下4:1-8:15)

2022年05月27日 编辑:本站

列王纪上、下:第15讲以利沙所行的神迹(王下4:1-8:15)
来源:真道分解  讲员:杨天成

 

这些经文告诉我们:虽然许多领袖都离弃神,但神仍然兴起祂的仆人,在卑微的人中间作工,顾念凡信靠祂的人。

一连串的神迹由一名在窘方迫中的寡妇向以利沙哀求作开始。她的债主要把她的儿子抓去作奴隶,好抵偿她的债。她的丈夫是一个敬虔的先知门徒。从这细节可见,先知门徒不一定全都是全时间服侍,靠别人的奉献为生的年轻独身者。起码在这段经文中提到的先知门徒,就已经成家立室,需要出外工作来维持家庭的生计。也就是说,他为神作工的同时,也有另外的工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神是顾念孤儿寡妇的神。以利沙答应供应她油,好叫她卖油还债。她需要做的是尽量预备些空器皿。在经文记述中,我们看见这位妇人显出对神的信心,她完全依照先知的吩咐去做。而她预备有多少空器皿,就能从神接受多少的供应。亲爱的弟兄姊妹,这位妇人提醒我们:我们有多大信心,就能领受多少的恩典。今天我们往往因为我们缺少信心,不愿把自己完全摆上听候神用,以致限制了神在我们身上能作的工。但愿我们不求与自己能力相符的工作,却有信心去求神赐下与工作相符的能力。寡妇的信心是大的。而借着她向周遭的朋友邻居借空器皿,神也使用这个机会,向她的朋友邻居说话。这就是王下4:1-7所记的神迹。在这之后,王下4:8-37,记述了以利沙使书念妇人生子、并使她儿子复活的神迹。和之前那只有孩子却一无所有的穷寡妇不同,这书念妇人是除了孩子什么都有。她很富有,难得是她虽然富有,却很是知足,并不贪心,反而追求圣洁,乐意接待远人,并尊敬供应神的仆人。她不光是一次两次热情款待以利沙,她更是带领丈夫也厚待远人,甚至特意为以利沙和他门徒盖了一间休息的小楼,可见她的爱心和热情是持久的。于是以利沙就求神赐给她一个儿子。从她的身上,我们看见神乐意看用我们的富足来帮助有需要的人,神悦纳我们对别人慷慨,而且神的恩典也是按着我们奉献多少而赐下的。这个书念妇人供给以利沙,神就赐她儿子。真的,我们先是顾念神的事,神就赐下更多。

书念妇人除了圣洁和知足以外,也是一个信心的榜样。她的信心在她对儿子病死的反应上表现无遗。眼见儿子中风病死,她没有慌张失色埋怨神,却是表现镇定,心中只想去找以利沙求医,可见信心能带来内心的平安,不丧胆绝望。虽然以利沙住在迦密山,离书念有15哩远,但信心带来勇力毅力和远大的目光,轻视了旅程的艰苦。信心也驱使她快快的去见神人,当时不是节期,北国也没有圣殿和祭司,但信心从不犹疑,不受不利的环境影响。当时妇人心中只有一个意念,就是找到以利沙,她没有告丈夫,连以利沙的仆人也没有,她只信以利沙和以利沙代表的神。她知道倚靠其他人是没有用的,就对他们说句“平安”就算了。结果因为她弄清楚信靠的对象,专心寻求以利沙的神,才不致失望。但愿神也赐我们活泼的信心,一生倚靠神。叫人活的耶和华,当以利沙祈求神,神就使妇人的孩子活过来。

在这以后,4:38-44,以利沙又行了两件神迹。两件神迹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食物不足。第一件神迹的背景,是吉甲闹饥荒,门徒摘来野瓜充饥,结果弄巧反拙,有强力泻药成分、摄入过量会致命的瓜反污染了一锅美味的汤。以利沙用面解毒,众人才得了饱足。第二件神迹是:有一个人奉献了二十个初熟大麦饼给以利沙,于是以利沙就行神迹用这二十个饼喂饱了一百人。从这段经文我们得知,神是乐意用我们所得的恩典来供给别人的需要,虽然可能只是微不足道,但献了给神,神就可以大大使用。其实我们的生命和日常饮食,都是神赐下的,愿神教导我们将神给我们的丰富与别人分享。

接下来第5章有关乃缦得医治的记述,让我们认识到耶和华并不是某一个部落或是某个民族的神,而是整个宇宙的神,祂爱世人,恩待每个信靠祂的人。

乃缦是亚兰王的元帅,乃缦虽然有军事才能,却患有“淋疯”(不是大淋疯,而是一种类似是牛皮癣的病。他透过一个被俘掳的以色列婢女得闻以利沙的名声,于是着重金来求医,并在之前托亚兰王写了一封信给以色列王。那封信在王宫里引发了一场恐荒,因为以色列王把此信理解为对方有意与他结怨,是对方入侵的借口。于是他在极度悲伤中撕裂衣服大声喊叫。以色列王的惊惶失措与乃缦夫人身边那无名的以色列小女子成了强烈的对比,连一个无名的小女子也信靠耶和华,并信任神的仆人,而以色列的王却拒绝神,无知于以利沙的能力。

以利沙知道了王的困境,就要求让乃缦见他。王宫里没有有能之士,因为他们都拜偶像。但以色列中有神的先知,有能力洁净人,叫人得痊愈。以利沙没有直接和乃缦说话,只打发使者吩咐乃缦在约但河中沐浴七回。起初乃缦因为骄傲而拒绝这么做,但一当他谦卑下来,听从他仆人的劝说,按着先知的话去行,身体就得着彻底的痊愈。得痊愈后他向以利沙自称为“仆人”,可见他的转变。乃缦康复以后,他没有立刻回家,乃是作了三件事值得我们效法:首先,是醒悟。以前亚兰人战胜以色列,便以为亚兰人的神必比以色列的神为大,现在乃缦才知道只有耶和华是神。第二,是感恩。他没有忘记神的恩典,恳切要求以利沙收下礼物,但神的恩典是白白赐下,神不希罕我们的祭物,只要求我们以祂为神,遵行祂的心意。第三,是决志。乃缦决定以后不再拜其他神,他向以利沙要了些泥土,以为在耶和华的土地上拜祂会更被接纳,他也求神体谅将来扶他主人在临门庙叩拜亚兰人的暴风之神时,他也会屈身。就是这样,乃缦从他掳来的一个小女子身上得以认识神。可见,即使我们身在卑微的位份上工作,但只要爱神,一样可以为神作见证,祝福身边的人。相反,如果我们不顺服神,即使身在高位,有许多机会事奉也是枉然,就好像服侍以利沙的仆人基哈西,因着贪心,私自收受利益,破坏了神白白赐恩的形象,又使乃缦误会以利沙,最后自己就遭受到神的惩罚。

在这医治的神迹后,以利沙又在先知门徒中间行了两件神迹:一是使先知门徒丢失河中的斧头从河里浮上来,另一件是开一个年少先知门徒的眼目,让他看见神差火车火马围绕以利沙,保护先知们免遭亚兰军的毒手,又使亚兰军眼目昏花,走错道。当领受过神的大能力以后,就不敢再来犯了。从这两件神迹,我们看见神的怜悯和仁慈。即使是像丢斧头那么小的事情,神也愿意帮忙。实在神不看轻生活的小节,我们的确可以在小事上求问神,没有一件事是神不看顾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用属灵的眼界和信心去承接神的恩典。我们走这条天路,如果只看外在的环境和面前可见的敌人就容易灰心丧胆,但若是注目看大能的神和认定祂的保守,就有力量面对眼前的难关。

从王下6:24-8:15,记到以色列与亚兰的争战,神如何帮助撒玛利亚解除围困。可能弟兄姊妹在看圣经的时候会有疑问:6:23不是说亚兰不再侵犯以色列境了吗?为什么这里6:24又说亚兰军围困以色列呢?原因是列王纪的作者将各事迹分段叙述,没有按事迹的先后排次序,他认为历史的教训比次序更重要,所以一直没有提到日期或王朝。所以6:24这里“此后”可以解作“此外”,也就是另一次战役的意思。

在那次的战役中,以色列人敌不过亚兰人的全军,只有在首都死守,结果城内粮食短缺,甚至不洁净和难以入口的食物,以色列人也拿来充饥,最后连儿女都不惜吃掉。以色列王知道这事,就迁怒于以利沙,又埋怨神,认定是神让国家陷在这绝境中,却不知道战争和饥荒都是因为他们犯了罪。神的管教和刑罚,都是叫罪人悔改。

相对于顽固的王,以利沙对神的态度相当坚定。他预言24小时内神必施行拯救,纵使那时他还未知道神会怎样做,但他领受了神的指示就放胆宣告,可见信心之大。

后来以色列脱离亚兰人手,完全是神的安排。祂扰乱亚兰人的听觉,亚兰全军受到神的惊吓,草木皆兵,竟然全军覆没。神是掌管万物的主宰,一切都在祂的手中。神是全能的,而祂却乐意让人在祂的计划上有份,神用了四个长了淋疯的人,在饥饿的驱迫下,闯进亚兰军的营地,无意发现了神的作为,将消息传到王那里,结果一夜之间,解除了饥荒的威胁,如果他们闭口不言,神就不能用他们了。今天我们都是先蒙主恩的人,也有责任传递救恩的好信息,如果我们不传,别人又怎能相信呢?

另一方面,当以色列王听见亚兰军逃走的消息,却不肯相信,他本来应该想起几小时前以利沙所说的预言,但他却不信,可见他对神和神的话是一直存疑,没放在心上,也就平白受惊受怕。今天我们如果能够完全信任神,时常仰望神,就不难认出神的作为,能够放胆领受祂的恩典了。

之后作者笔锋一转,在8:1-6再谈到书念妇人。在约兰统治的后期,发生了七年的饥荒,那时以利沙警告书念妇人,叫她带全家往非利士去逃避。大饥荒过后,书念妇人全家就归回自己的房屋,才发现房子已经被充公,可幸得到以利沙仆人基哈西的相助,终于得到耶户王允准,归还产业给她。在此我们就看见神如何照顾属祂的人。祂会在最适合的时候赐下援助和照应。

列王纪下8:7-15,记述以利沙膏哈薛作亚兰王。那时便哈达病重,遣军长哈薛往问以利沙,他的病能否康复,以利沙回答,他的病能康复,但同时也要死。之后以利沙哭着预言哈薛将要弑杀便哈达,篡夺王位,哈薛急忙否认自己有弑王之心,其实哈薛并不真正认识自己的心,也是自私的。的确,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只有神恩典的扶持,人才能有正直无偏的心。

上一篇:列王纪上、下:第14讲王朝历史──约沙法、亚哈谢与摩押争战(王下1:1-3:27)
下一篇:列王纪上、下:第16讲王朝历史──约兰、亚哈谢、耶户(王下8:16-10:36)
首页 每日灵修查经每日读经见证分辨知识证道生活分享婚姻家庭 标签 书籍 丛书
返回顶部
触屏版 pc电脑版

© 福音家园m.zyes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