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那时有许多人聚会约有一百二十名彼得在弟兄中间站起来说:「诸位弟兄圣经的话必须应验 尔道自建5月2日:历史必成就上帝的应许

2022年05月02日 编辑:本站
尔道自建5月2日:历史必成就上帝的应许
来源:建道神学院

15那时,有许多人聚会,约有一百二十名,彼得在弟兄中间站起来,说:16「诸位弟兄,圣经的话必须应验。圣经中,圣灵曾藉大卫的口预先说到那领人来拿耶稣的犹大;17他本来算是我们中的一个,并且得了这一份使徒的职任。18这人用他不义的代价买了一块田,以后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肠子都流出来。19住在耶路撒冷的人都知道这事,所以按着他们当地的话把那块田叫亚革大马,就是「血田」的意思。20因为《诗篇》上写着:「愿他的住处变为废墟,无人在内居住。」又说:「愿别人得他的职分。」21-22所以,主耶稣在我们中间出入的整段时间,就是从约翰施洗起,直到主离开我们被接上升的日子为止,必须从那常与我们一起的人中,立一位与我们同作耶稣复活的见证。」23于是他们推举两个人,就是那叫巴撒巴,又称为犹士都的约瑟,和马提亚。24众人祷告说:「主啊,你知道万人的心,求你从这两个人中指明你所拣选的是哪一位,25去得这使徒的职任;这职位犹大已经丢弃,往自己的地方去了。」26于是众人为他们摇签,摇出马提亚来;他就和十一个使徒同列。
——经文:徒一15-26

承接上文,一15-26记载了一件发生在初期信徒当中的事情。由于犹大的背弃与离世,众人要为十二使徒另觅一人以替代他的位置。学者指出,这是新约圣经其中一段最难解释的经文。篇幅关系,我们集中思想两个问题:路加为何要把这个事件记载下来?究竟作用在哪里?

要解答两个问题,我们首先退后一步问:没有了这段经文会有何损失呢?这段经文主要讲到两个人物的遭遇,一个是出卖耶稣的犹大,另一个是代替犹大成为其中一个使徒的马提亚。没有了讲论犹大的这段经文有何损失?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路加在这里补充了马太福音的记述,那里指出犹大看见耶稣已经定了罪,就后悔,把那三十块银子拿回来给祭司长和长老。由于祭司长和长老不愿收回这一笔流无辜人血的银钱,犹大就把它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祭司长看到,就用了那银钱买了窑户一块田,用来埋葬外乡人。在马太眼中,这就应验了先知耶利米所说的话(太廿七3-10)。路加的记载却省略了许多细节,当中只提到:「这人用他不义的代价买了一块田,以后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肠子都流出来。」(徒一18) 这一个补充资料却为后人造成不少困扰:究竟犹大真实地是怎样死的?福音书之间的记录是一致的,还是偶尔有出入?此外,通过使徒彼得的说话,路加也补充了按着当地的话,「亚革大马」就是「血田」的意思(徒一19)。

  从经文的铺排与发展看,这段经文的重点似乎不在补充资料上面。关于犹大的一段记录,我们是从彼得说的话中得知的,即是说,彼得为何说这话才是重点所在。彼得在信徒中站起来说这话究竟有何目的?按照经文的发展,我们清楚知道彼得说话之目的,乃是要从那常与他们一起的人中,推举一人来承继犹大的使徒职分(徒一22)。为什么犹大的职分必须有人替代呢?因为在彼得的眼中,圣经的话是必须应验的(徒一16),这个认定被放置在彼得整个讲论的开头,发挥着一个校正视觉的作用,正如徒一1-11对全书发挥指导作用一样:要真正知道历史事件的意义,就必须从「应验上帝的应许」这个角度去看。

若是如此,路加借着彼得的话要读者注意的,就是上帝的应许怎样在历史上得到延续和满足。不错,历史上充斥着许多人不可计算、控制的事,有谁可料到最接近耶稣的门徒中也有人起来要出卖他?然而,一切发生在历史里看似偶然的事,也不过是应验上帝说的话而已。这里,路加没有兴趣跟读者讨论复杂的神学、哲学问题—─犹大出卖主是出于个人自由的选择,还是一早在上帝的计划里被命定了?这是人类很想讨论、解决的问题,然而路加期望读者注意的仅是:人类历史从来没有离开过上帝的话语发展!就算是仔细到「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肠子都流出来」的事件,也都在广义上面应验圣经的话。「应许—应验」是昔日使徒用以理解历史事件的信仰角度,于是不断引用圣经去「证明」这件事和那件事是如何应验圣经的话:

因为《诗篇》上写着:「愿他的住处变为废墟,无人在内居住。」[引用诗六十九25]又说:「愿别人得他的职分」[引用诗一0九8]

在今日的人看来,彼得的解释、讲法似乎有点硬着来,无论读者怎样看,也看不出诗篇六十九与「血田」的关系在哪里。这个正好说明使徒与我们的分别,在于他们总是能够在圣经里看到一些关联,是普通信徒所看不到的。严格来说,彼得不是要向听众、读者「证明」他的说法,乃是要他们简单地去接受这一个理解,这是一个信心的宣认,不是经过各种验证、推论所得的结果。在彼得的眼中,发生在犹大身上的事件应验了圣经的话语,并不是偶然的事。犹大的一段记载是重要的,因它说明了恶人的行动并不能破坏上帝的计划,而且恶人最终也会得到应有的报应。这是有信仰的人在观看人类历史时所要有的一个角度与视野。

路加记载犹大的结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带出马提亚这个后补人物。没有了犹大的记载,读者就不明白为何使徒要推举另一人去替补。可以说,一15-26的重点就在于推举马提亚。为什么要刻意记载这段经文?没有了这段经文可不可以?当我们继续看下去的时候,就会发现马提亚这个名字再没有出现在使徒行传之中(司提反、腓利反倒比他有更多的记载)。如此一个不太重要的角色,路加为何在要在这里交代他的补选?原因只有一个,因为「十二使徒」是上帝应许得到落实所必须有的一个记号。耶稣曾对门徒说:「我在试炼之中,常和我同在的就是你们。我把国赐给你们,正如父赐给我一样,使你们在我的国里坐在我的席上吃喝,并且坐在宝座上审判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路廿二28-30) 在耶稣的应许里,将来有份于上帝国并参与审判的人就是常和主耶稣同在的十二使徒。于是,他们必须「从那常与我们一起的人中另立一位」(徒一22),否则上帝的应许还是有一点缺失。马提亚的一段记载是必须有的,不在于这个人物对福音往后的扩展有多重要,乃在于它说明上帝的话语必定完全落实。众人为巴撒巴和马提亚摇签的行动,正好说明整个推举的过程完全由上帝掌控,使徒的拣选、补选是上帝应许得以落实的一个环节,于是路加有必要记载它。如此看来,一15-26的重点在于指出上帝说的话必须应验。无论是恶人的埋伏与破坏,还是义人的兴起与见证,一切都在上帝的掌管下被使用,来驱使人类历史朝向上帝国度的来临。历史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事,也不会阻碍上帝的旨意成就。路加在书卷开首记录这些事件,除了要为史实补充资料之外,更重要是藉此校正读者的视角,好让他们(及我们)知道用怎样的眼光去看教会历史。教会历史是圣灵的历史(一1-11),也是上帝的话得到应验的历史(一15-26)。

思考默想:发生在历史里的事情,无论好事恶事都跟上帝要成就祂的应许有关。这个认知对你有何提醒、鼓励?在上帝的国度里,原来有人会出局,有人会被补上。保罗曾如此说:「不错。他们因为不信,所以被折下来;你们信,所以立得住。你不可自高,反要战战兢兢。上帝既不顾惜原来的枝子,岂会顾惜你?」(罗十一20-21) 犹大与马提亚的经历对你又有何提醒呢?

上一篇:主啊感谢你因为总有一天当我回头看时就会发现你已救我脱离一切患难 圣经日日行5月1日:惊喜连连
下一篇:面对邪恶时要祷告以爱心面对冲突用智慧去处理 圣经日日行5月2日:如何面对冲突

每天灵修

首页 每日灵修查经每日读经见证分辨知识证道生活分享婚姻家庭 标签 书籍 丛书
返回顶部
触屏版 pc电脑版

© 福音家园m.zyes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