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圣经人物:以利法─宗教道德主义者 必死的人岂能比上帝公义麽?人岂能比造他的主洁淨麽?(伯四17)

2015年08月07日 编辑:本站

圣经人物:以利法─宗教道德主义者

 
经文: 约伯记四、五、十五、廿二
钥节: 必死的人岂能比上帝公义麽?人岂能比造他的主洁淨麽?(伯四17)
参考经文: 伯二11~13;六;七;十六;十七;廿三;廿四;四十二7~9
 
提要
        以利法是约伯三个朋友之一,从死海之南以东地的提幔而来,特要安慰约伯。以利法名字的意思是「上帝是他的力量」。他是三人中年纪最大,也是最有智慧的。在七天七夜的静默之后,他首先开口,从他的谈话中我们发现,他的人生观是建立在他的观察(伯四8;五3;27;十五17)和特别的属灵启示(伯四12~16)上。当然,他从提幔人祖先所领受的智慧也应用在他的辩词中。(伯十五18,19)
        他首先承认约伯本是敬虔的,(伯四3~7),从他的观察中,他发现人受苦的原因,必定是因为他犯罪,上帝刑罚他。因此他严厉地责备约伯的罪过。以利法似乎摇著头说:「上帝不会弄错,你到底做错了什麽事而到如此的地步呢?」他认为约伯受苦,就是因为他犯罪。他说:「请你追想,无辜的人有谁灭亡,正直的人在何处剪除。」他在临别时劝告约伯:「你要认识上帝,就得平安。」
        其实以利法的观点和经验是十分狭窄而不完全的,他对上帝的看法也是相当肤浅而不正确的,他对受苦的结论更是一知半解,但他却固执地将他的观点强加在约伯身上,害得约伯苦上加苦。也试著要解开约伯受苦的原因,最后却陷入自我为义的死结中。
 
默想
1.以利法的话语,表面上看似乎深思熟虑,满了智慧和深度,但却冷酷无情,他并没有站在受苦者的立场设身处地的想,却固执地坚持他的观点,认为义人不会受苦,苦难是犯罪的结果。今天在教会中,也不乏以利法这种人。
2.当人陷在苦难中时,最需要的乃是真心的关怀,真爱的鼓励,真实的安慰。求主让我们做个陪伴的人。
3.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和领受强加在别人身上,因为上帝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带领都是不同的。
 
祈祷
主啊!人何等有限,爱的呈现方式是极有限度的。但主,您乃鉴察人的用心,方式虽不当,若出于真心,也是一种陪伴。求主帮助我,不将自己的领受强加在别人身上。
上一篇:圣灵读经:最大的恩赐(十)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林前十三1)
下一篇:圣经祷告:安得烈的祷告 安得烈对耶稣说:「在这里有一个孩童,带著五个大麦饼,两条鱼。」(约六8~9)

每天灵修

首页 每日灵修查经每日读经见证分辨知识证道生活分享婚姻家庭 标签 书籍 丛书
返回顶部
触屏版 pc电脑版

© 福音家园m.zyes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