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吗哪2025年10月28日:寄居者
旷野吗哪2025年10月28日:寄居者
作者:孙大中
读经:创世记23章
金句:彼得前书2章11节
“亲爱的弟兄阿!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劝你们要禁戒肉体的私欲;这私欲是与灵魂争战的。”
利未记25章23节,神对摩西说,“地不可永卖,因为地是我的;你们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
我们在世上只客旅,是寄居的,并非这世界永久的居民。我们永远的家不在地上,而在天上。我们这些像以撒一样,按着应许作儿女的“神的以色列民”,盼望的是天上的耶路撒冷。
人的一生只是进入永恒之前短暂的一瞥,我们最终是离世与基督同在,保罗说,“这是好得无比的。”
神没有要把我们永远留在地上,祂已经预先定准了我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地上的安舒,无须留恋,我们只是在无固定的住处暂时“支搭帐棚”,不用把帐棚的桩打得太深,因为随时准备迁移。
哥林多后书5章1节,保罗说,“我们原知道,我们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
保罗和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样,仰望一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
虽然我们“身居世人之中”,可是我们的心却“超越世人之外”。因为知道我们正面向永远的家园。不要只醉心于为“短暂的荣华”奋斗,而要有智慧的为“永恒的国度”投资,积财宝在天。随着信主的年日,要越来越懂得减少计较,增加信靠。
我们原是天上的国民,暂时寄居在人间的国度。不要跟“世界”走得太近,因为早晚要跟他分手。不要对世界的依恋太深,免得到时分不了手。罗得就是跟世界走得太近,差一点分不了手。耶稣要我们回想罗得的妻子,是怎样成了一根盐柱。一个人的“视野”,决定他生命的内容。他追求的目标,就决定他一生的价值。
亚伯拉罕在世人面前有极美的见证。创世记23章记载,撒拉享寿一百二十七岁,死在迦南地的希伯仑,亚伯拉罕为她哀恸哭号。
亚伯拉罕要为撒拉预备坟地,创世记23章3-6节记载,后来亚伯拉罕从死人面前起来,对赫人说:“我在你们中间是外人,是寄居的,求你们在这里给我一块地,我好埋葬我的死人,使她不在我眼前。”赫人回答亚伯拉罕说:“我主请听,你在我们中间是一位尊大的王子,只管在我们最好的坟地里埋葬你的死人,我们没有一人不容你在他的坟地里埋葬你的死人。”
亚伯拉罕求赫人“给他一块地”,让他能够买一块坟地,因为还没有得着所应许的。亚伯拉罕是存着信心死的,他仰望神的应许。
请留意,赫人对亚伯拉罕的评价,“你在我们中间是一位尊大的王子。”
对赫人来说,亚伯拉罕是外来者,是从外地来的。一般本地人对外来者多半诸多挑剔,存有偏见,不容易接纳。但是亚伯拉罕在他们中间却能得到“尊大的王子”(mighty prince)的高评价。因为他们明明看见神与他同在,怎么赐福给他。
坟地的主人以弗仑本来是要把这块地送给亚伯拉罕,但亚伯拉罕坚持照价购买。即使以弗仑开出四百舍客勒银子的高价,亚伯拉罕二话不说,照着以弗仑在赫人面前所说的话,把买卖通用的银子,平了四百舍客勒给他。创世记23章17-18节记载,“于是,麦比拉,幔利前,以弗仑的那块田和其中的洞,并田间四围的树木,都定准归与亚伯拉罕,乃是他在赫人面前,并城门出入的人面前买妥的。”
亚伯拉罕不贪赫人的便宜,不占他们任何好处。为什么?今天以弗仑可以很慷慨大方的把这块地送给亚伯拉罕,可是明天他的子女反悔了,可能起来追讨。或者为了这块地,污蔑亚伯拉罕。所以亚伯拉罕很有智慧的让众人知道,这是他“买妥”的,没有任何争议。
神把我们显在这个世代中,是要我们如同明光照耀,让世人看见祂的同在和赐福。祂要世人因我们得福。主耶稣在地上作人的时候,倚靠圣灵,高度自律,在地上荣耀天父。我们也要披戴主耶稣基督,追求像他那样完全,在世不从人的情欲,只从神的旨意,度神给我们余下的光阴。
彼得看自己的寄居者。彼得前书1章17节彼得说,“你们既称那不偏待人,按各人行为审判人的主为父,就当存敬畏的心,度你们在世寄居的日子。”彼得前书2章11节,彼得又说,“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劝你们要禁戒肉体的私欲;这私欲是与灵魂争战的。”
大卫看自己是寄居者。历代志上29章11-19节记载一段大卫在会众面前对神的称颂,其中他提到,“耶和华啊,我们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与我们列祖一样。我们在世的日子如影儿,不能长存。”
大卫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神说,“我寻得耶西的儿子大卫,他是合我心意的人,凡事要遵行我的旨意。”(使徒行传13章22节)
钟马田牧师说,基督徒从起头就说,“我不是业主,我只是暂居的。我不能带走分文,我不能带走才干。我只不过是托管人。”如此一来,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当如何善用一切来荣耀神?我作管家称职与否是必须向神交账的。因此我必须谨慎行事。我必须遵从祂一切的吩咐,力求讨祂的喜悦。”
以斯拉看自己是寄居者。诗篇119篇19节,以斯拉说,“我是在地上作寄居的,求你不要向我隐瞒你的命令。”54节又说,“我在世寄居,素来以你的律例为诗歌。”
寄居者的心情与永久居留者的截然不同,生活方式也不一样。寄居的生活不在于自己积累多少,而在于自己是否行在神的旨意中。
寄居者不会是“收藏者”,因知道不久便会搬迁。人生是过路客,从这一端到另一端,当中是条桥,过路者绝不会在桥上建造房屋。我们只是暂时“经过”这里,不会永远“留”在这里。
世人追求“成功”,基督徒追求的却是“成圣”。让我们不为成功祷告,而为能“持续忠心”祷告。我们在地上没有长存的指望,因为我们是在“归回天城”的途中。世界是一座桥,智慧人只会从桥上走过。
一位基督徒护教士在写给罗马皇帝的信里这样写着,“基督徒与世人的不同,不在于所在的区域、语言或习俗。他们并非离群索居,或说话怪异,又或不食人间烟火。但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却是与人明显不同,似非而是。他们虽住在自己的家乡城镇,却只是寄居者。他们参与市民的一切生活,却像异乡人忍受所有辛苦。对他们而言,每一个陌生地方都是家,每一个家都是寄居的。他们身在地上,但是他们的国籍却在天上。他们爱所有人,却被所有人逼迫。他们在世界,却不属世界。他们寄居在必朽坏的地方,却注目那个更美的天家。正如心灵若在饮食的事上受磨练就会长进,所以基督徒遭受逼迫时,就一天比一天更兴旺。”
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就不能明白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段时间“灵魂的修炼”,使我们在见主面的时候,能高尚完美。“天路客”的自觉能帮助我们不被地上的荣华、权势所迷惑。他们心中的歌曲永远是,“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诗篇73篇25节)是“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哥林多后书4章16节)
神呼召我们不是“赚得全世界”,而是跟祂建立关系。不要作无知的财主,而要追求在信上富足。
葛培理牧师有一次说,“告诉我你对金钱的想法,我就能告诉你,你对神的想法。”
无论我们在世上拥有多少产业、名声或地位,最后都要承认──我们只是寄居者。
每一年我们给自己过“生”日的时候,要知道这不过“在世寄居的年日”。不要过一次生日就感叹自己“少了一岁”。要知道,这不过是“旅世暂居的日子”少了一年。
神召我们得享祂永远的荣耀。地上有“归主日”,将来离世的日子就是“荣耀日”。
今天你是否预先享受未来的应许,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
马丁路德说,“如果基督徒是真心诚意的信徒,他便享有神一切的宝贝,并且成为神的儿女。他在世所余的日子便是一趟天路历程。神让他仍有肉身存活在这世上,是为了让他帮助其余的世人,并且带领他们也进入天国。因此,我们对世上的一切事物,应把自己看作是个客旅,我们只是在客栈短暂投宿罢了。我们对今生的财物的态度,不把它们当作是我们真正拥有的。我们只需要取用基本的生活所需,而将其余的拿来帮助有需要的人。”
信主的人生是一趟“朝圣之旅”,也是一段“天路历程”。我们是有方向的客旅,不是无家可归的人。“我们在这里本没有常存的城,乃是寻求那将来的城。”(希伯来书13章14节)
我们的目的地是天上的神那里。要把时间用在神要我们做的事上,生命才不会虚度。既是寄居者,就让我们在地上谦卑生活,存“客旅”的心;持守圣洁,直到行完今世的旅程,与众圣徒一同再相聚在美地。
请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愿你借着今天的信息,提醒我们,不要只关心今生的舒适与享乐,而要知道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你不要我们跟你的关系变成只是“形式”,而是从内心切慕你。赦免我们单顾今生自己的事,吝于积财宝在天,让多少人失去听福音,蒙恩得救的机会,连不义的管家都不如。你要我们与万民有分别,不忘寄居者的身分。主啊,愿这身分和充满盼望的生活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思想永恒,在这充满贪婪的世界里,调转脚步归向你。借着每天的灵修,更新我们,使我们更明白你永世的计划。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相关内容
- 旷野吗哪2024年10月28日:按应许而生的以撒
- 安息在神里 因为神统管一切,祂要为等候祂的人行事 旷野
- 祂的旨意不会改变,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为了促进神的计划
- 让人看到信仰的美好,操练敬虔最要紧的是活出爱的见证
- 人与人的关系不是建立在审判上,而是建立在怜悯与同情
- 旷野吗哪2015年10月28日:神是听祷告的神,不要为神回应的
- 学习在任何境况下都能在神里面保持平安和宁静-10月28
- 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当感恩,照神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
- 凡信耶稣是基督的都是从神生的,凡爱生他之神的也必爱从
- 撒但所给的只有伎俩与欺骗 不要怕,那在你们里面的,比那
- 旷野吗哪2016年10月28日:《摒弃自我中心的习性》
- ……各有不同的恩赐……劝勉的要诚心劝勉(罗马书12:6,8
- 谁能常活免死,救他的灵魂脱离阴间的权柄呢 旷野吗哪20
- 旷野吗哪2017年10月28日:对神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
- 如何认识神呢?透过神的话语 旷野吗哪2018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