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导航

旷野吗哪2025年10月28日:寄居者

2025年10月28日 编辑:本站

旷野吗哪2025年10月28日:寄居者
作者:孙大中

读经:创世记23章

金句:彼得前书2章11节
“亲爱的弟兄阿!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劝你们要禁戒肉体的私欲;这私欲是与灵魂争战的。”

利未记25章23节,神对摩西说,“地不可永卖,因为地是我的;你们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

我们在世上只客旅,是寄居的,并非这世界永久的居民。我们永远的家不在地上,而在天上。我们这些像以撒一样,按着应许作儿女的“神的以色列民”,盼望的是天上的耶路撒冷。

人的一生只是进入永恒之前短暂的一瞥,我们最终是离世与基督同在,保罗说,“这是好得无比的。”

神没有要把我们永远留在地上,祂已经预先定准了我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地上的安舒,无须留恋,我们只是在无固定的住处暂时“支搭帐棚”,不用把帐棚的桩打得太深,因为随时准备迁移。

哥林多后书5章1节,保罗说,“我们原知道,我们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

保罗和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样,仰望一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

虽然我们“身居世人之中”,可是我们的心却“超越世人之外”。因为知道我们正面向永远的家园。不要只醉心于为“短暂的荣华”奋斗,而要有智慧的为“永恒的国度”投资,积财宝在天。随着信主的年日,要越来越懂得减少计较,增加信靠。

我们原是天上的国民,暂时寄居在人间的国度。不要跟“世界”走得太近,因为早晚要跟他分手。不要对世界的依恋太深,免得到时分不了手。罗得就是跟世界走得太近,差一点分不了手。耶稣要我们回想罗得的妻子,是怎样成了一根盐柱。一个人的“视野”,决定他生命的内容。他追求的目标,就决定他一生的价值。

亚伯拉罕在世人面前有极美的见证。创世记23章记载,撒拉享寿一百二十七岁,死在迦南地的希伯仑,亚伯拉罕为她哀恸哭号。

亚伯拉罕要为撒拉预备坟地,创世记23章3-6节记载,后来亚伯拉罕从死人面前起来,对赫人说:“我在你们中间是外人,是寄居的,求你们在这里给我一块地,我好埋葬我的死人,使她不在我眼前。”赫人回答亚伯拉罕说:“我主请听,你在我们中间是一位尊大的王子,只管在我们最好的坟地里埋葬你的死人,我们没有一人不容你在他的坟地里埋葬你的死人。”

亚伯拉罕求赫人“给他一块地”,让他能够买一块坟地,因为还没有得着所应许的。亚伯拉罕是存着信心死的,他仰望神的应许。

请留意,赫人对亚伯拉罕的评价,“你在我们中间是一位尊大的王子。”

对赫人来说,亚伯拉罕是外来者,是从外地来的。一般本地人对外来者多半诸多挑剔,存有偏见,不容易接纳。但是亚伯拉罕在他们中间却能得到“尊大的王子”(mighty prince)的高评价。因为他们明明看见神与他同在,怎么赐福给他。

坟地的主人以弗仑本来是要把这块地送给亚伯拉罕,但亚伯拉罕坚持照价购买。即使以弗仑开出四百舍客勒银子的高价,亚伯拉罕二话不说,照着以弗仑在赫人面前所说的话,把买卖通用的银子,平了四百舍客勒给他。创世记23章17-18节记载,“于是,麦比拉,幔利前,以弗仑的那块田和其中的洞,并田间四围的树木,都定准归与亚伯拉罕,乃是他在赫人面前,并城门出入的人面前买妥的。”

亚伯拉罕不贪赫人的便宜,不占他们任何好处。为什么?今天以弗仑可以很慷慨大方的把这块地送给亚伯拉罕,可是明天他的子女反悔了,可能起来追讨。或者为了这块地,污蔑亚伯拉罕。所以亚伯拉罕很有智慧的让众人知道,这是他“买妥”的,没有任何争议。

神把我们显在这个世代中,是要我们如同明光照耀,让世人看见祂的同在和赐福。祂要世人因我们得福。主耶稣在地上作人的时候,倚靠圣灵,高度自律,在地上荣耀天父。我们也要披戴主耶稣基督,追求像他那样完全,在世不从人的情欲,只从神的旨意,度神给我们余下的光阴。

彼得看自己的寄居者。彼得前书1章17节彼得说,“你们既称那不偏待人,按各人行为审判人的主为父,就当存敬畏的心,度你们在世寄居的日子。”彼得前书2章11节,彼得又说,“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劝你们要禁戒肉体的私欲;这私欲是与灵魂争战的。”

大卫看自己是寄居者。历代志上29章11-19节记载一段大卫在会众面前对神的称颂,其中他提到,“耶和华啊,我们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与我们列祖一样。我们在世的日子如影儿,不能长存。”

大卫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神说,“我寻得耶西的儿子大卫,他是合我心意的人,凡事要遵行我的旨意。”(使徒行传13章22节)

钟马田牧师说,基督徒从起头就说,“我不是业主,我只是暂居的。我不能带走分文,我不能带走才干。我只不过是托管人。”如此一来,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当如何善用一切来荣耀神?我作管家称职与否是必须向神交账的。因此我必须谨慎行事。我必须遵从祂一切的吩咐,力求讨祂的喜悦。”

以斯拉看自己是寄居者。诗篇119篇19节,以斯拉说,“我是在地上作寄居的,求你不要向我隐瞒你的命令。”54节又说,“我在世寄居,素来以你的律例为诗歌。”

寄居者的心情与永久居留者的截然不同,生活方式也不一样。寄居的生活不在于自己积累多少,而在于自己是否行在神的旨意中。

寄居者不会是“收藏者”,因知道不久便会搬迁。人生是过路客,从这一端到另一端,当中是条桥,过路者绝不会在桥上建造房屋。我们只是暂时“经过”这里,不会永远“留”在这里。

世人追求“成功”,基督徒追求的却是“成圣”。让我们不为成功祷告,而为能“持续忠心”祷告。我们在地上没有长存的指望,因为我们是在“归回天城”的途中。世界是一座桥,智慧人只会从桥上走过。

一位基督徒护教士在写给罗马皇帝的信里这样写着,“基督徒与世人的不同,不在于所在的区域、语言或习俗。他们并非离群索居,或说话怪异,又或不食人间烟火。但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却是与人明显不同,似非而是。他们虽住在自己的家乡城镇,却只是寄居者。他们参与市民的一切生活,却像异乡人忍受所有辛苦。对他们而言,每一个陌生地方都是家,每一个家都是寄居的。他们身在地上,但是他们的国籍却在天上。他们爱所有人,却被所有人逼迫。他们在世界,却不属世界。他们寄居在必朽坏的地方,却注目那个更美的天家。正如心灵若在饮食的事上受磨练就会长进,所以基督徒遭受逼迫时,就一天比一天更兴旺。”

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就不能明白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段时间“灵魂的修炼”,使我们在见主面的时候,能高尚完美。“天路客”的自觉能帮助我们不被地上的荣华、权势所迷惑。他们心中的歌曲永远是,“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诗篇73篇25节)是“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哥林多后书4章16节)

神呼召我们不是“赚得全世界”,而是跟祂建立关系。不要作无知的财主,而要追求在信上富足。

葛培理牧师有一次说,“告诉我你对金钱的想法,我就能告诉你,你对神的想法。”

无论我们在世上拥有多少产业、名声或地位,最后都要承认──我们只是寄居者。

每一年我们给自己过“生”日的时候,要知道这不过“在世寄居的年日”。不要过一次生日就感叹自己“少了一岁”。要知道,这不过是“旅世暂居的日子”少了一年。

神召我们得享祂永远的荣耀。地上有“归主日”,将来离世的日子就是“荣耀日”。

今天你是否预先享受未来的应许,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

马丁路德说,“如果基督徒是真心诚意的信徒,他便享有神一切的宝贝,并且成为神的儿女。他在世所余的日子便是一趟天路历程。神让他仍有肉身存活在这世上,是为了让他帮助其余的世人,并且带领他们也进入天国。因此,我们对世上的一切事物,应把自己看作是个客旅,我们只是在客栈短暂投宿罢了。我们对今生的财物的态度,不把它们当作是我们真正拥有的。我们只需要取用基本的生活所需,而将其余的拿来帮助有需要的人。”

信主的人生是一趟“朝圣之旅”,也是一段“天路历程”。我们是有方向的客旅,不是无家可归的人。“我们在这里本没有常存的城,乃是寻求那将来的城。”(希伯来书13章14节)

我们的目的地是天上的神那里。要把时间用在神要我们做的事上,生命才不会虚度。既是寄居者,就让我们在地上谦卑生活,存“客旅”的心;持守圣洁,直到行完今世的旅程,与众圣徒一同再相聚在美地。

请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愿你借着今天的信息,提醒我们,不要只关心今生的舒适与享乐,而要知道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你不要我们跟你的关系变成只是“形式”,而是从内心切慕你。赦免我们单顾今生自己的事,吝于积财宝在天,让多少人失去听福音,蒙恩得救的机会,连不义的管家都不如。你要我们与万民有分别,不忘寄居者的身分。主啊,愿这身分和充满盼望的生活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思想永恒,在这充满贪婪的世界里,调转脚步归向你。借着每天的灵修,更新我们,使我们更明白你永世的计划。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上一篇:到底我们怎样遵神而行呢 与神同行:凭信前行(1)
下一篇:天父请饶恕我常看重生活中其他的事物没有把耶稣和祂的话语作为我生命的根基求祢帮助 灵命日粮2025年10月28日:以基督为根基
返回顶部
触屏版 pc电脑版

© 福音家园m.zyes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