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导航

旷野吗哪2025年9月18日:让儿女看见以神为中心的信心生活

2025年09月18日 编辑:本站

旷野吗哪2025年9月18日:让儿女看见以神为中心的信心生活
作者:孙大中

读经:申命记6章1-9节

金句:申命记6章6-7节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

家庭是第一个教室,父母是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第一位牧师。

孩子不单听我们怎么说,更重要的是看我们怎么活。是怎么样以神为中心。

孩子需要的不是一套道理,而是父母真实的榜样。

若我们的信仰只是停留在主日的两小时,而不是每天的生活方式,那么孩子会学到的就是:信仰只是形式,不是生命。

申命记6章1-2节,“这是耶和华你们神所吩咐教训你们的诫命、律例、典章,使你们在所要过去得为业的地上遵行,好叫你和你子子孙孙,一生敬畏耶和华你的神,谨守他的一切律例、诫命,就是我所吩咐你的,使你的日子得以长久。”

“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

人生在世能真正托住灵魂的是信仰,父母要让孩子看见什么叫做“敬畏耶和华”。

我们有责任让儿女看见信仰的真实与荣耀。

统计数字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的孩子会接受父母亲的宗教信仰。

从逻辑上来说,基督徒家庭里生的孩子,长大以后,有很大的机率会成为基督徒。但除非神拣选和呼召,人凭着自己死在过犯罪恶之中堕落的本性,是不会寻求神的。

被神任凭的孩子,他们听见真理的道,会压抑“信靠耶稣基督”的愿望,因为“被罪迷惑”,就心里刚硬,阻挡真理。

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在最好的环境里,也可能会不信真道,转去信从虚谎。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塞缪尔的两个儿子约珥、亚比亚就是这样。

但我们至少要让他们看见和体验。父母若把信仰真实地活给孩子看,这就是最宝贵,最真实的产业。

托尔斯泰所说,每天一点点实际的善行,会累积成孩子对信仰的观感。

灵修不只是个人领受,也要化成行动,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

神要我们尽心爱祂,在价值判断上以祂为中心。在性格与恩赐上反映祂的样式。在生活,资源和时间分配上以祂为首要。

孩子从你身上看见“不可少的只有一件”,就会跟着重视。

让我们省察,我们的心在哪里?我们在家庭里显出怎样的品格?我们把时间和资源都投入在哪里?

作为神的代理人。孩子会从父母的选择观察,把时间投资在哪里?如何使用金钱?如何面对不如意的环境?当父母在家中活出诚实、仁慈、谦卑,孩子就看到信仰不是“口号”。

但如果你只是口里这么说,神看为正的事却不去行,只求眼前的利益,而罔顾诚信,不问“耶稣会怎么做”,孩子们就会认为“耶稣”只在圣经里。

想一想,若真的以神为中心,你的孩子就会从生活中看到什么是神的国。你在困境中仍有平安喜乐,孩子看到的信仰就不是空谈,而是真实的依靠。

儿女需要在群体中,看见神如何带领整个教会,神怎么带领我们这个群体。从小把孩子带来教会,让孩子看见整个群体的见证。

孩子需要看见的不只是父母个人灵修,还要看见父母在教会群体中的委身,怎么参与教会,让儿女体验群体信仰的力量。

信仰的传承不是孤单的个人努力,而是整个群体“一起”的生活方式。神喜欢正直人的祷告,喜欢人的顺服和群体的公义。

教育子女是父母每天、持续的呼召。父母是不自觉的在向孩子示范如何悔改、如何谦卑、如何倚靠恩典。

人并不完美,要时时转向神。孩子需要理解救恩,他们真正学习的,不只是我们嘴上说什么,而是我们每天怎么活?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是“启发”。

父母若常常祷告,孩子就会学会祷告。父母若在失败后悔改,孩子就会学会悔改。父母若在困难中仍信靠神,孩子就会学会什么是信心。

当孩子看见父母在患难中仍有平安和确据,就会看见真实的神。若你真是让主居首位,孩子就学会什么是“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

保罗提醒父母:“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以弗所书6章4节)。

所罗门说,“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言22章6节)

趁着孩子还年幼,一面让他们看见以神为中心的信心生活,一面把神的真理放在他们心中。

当你的儿女看见信心的真实,自己习惯在生活中实践信仰,就不会假冒为善。父母真心爱神,儿女就会选择跟随,他们自己会明白什么是“神喜悦的生活”。

成功的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当你尽心为主而活,把属灵的信心、盼望、爱心,当作“产业”留给孩子,那就是你能够给他的最珍贵的礼物。

保罗思念提摩太的时候,写信给他,说,“想到你心里无伪之信;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罗以,和你母友尼基心里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里。”(提摩太后书1章5节)

一个虔诚的母亲留给孩子最宝贵的遗产,就是对神的信心,和对神话语的看重。罗以和友尼基做到了。

“童年”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很大。根据多年前的一份“巴那调查报告”显示,百分之八十五的基督徒是在十四岁以前就信主了。换句话说,多数基督徒还在童年的时候,信心的种子就已经在他里面萌芽了。美国幽默作家马克吐温说,“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人生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

箴言20章7节,所罗门说,“行为纯正的义人,他的子孙是有福的!”

行为纯正的义人,他的儿女们容易信主,因为孩子在父母的生活中,看见信仰的实践,他们的心就容易向神敞开。

在患难中,孩子们看我们怎么度过,是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还是坚心信靠神?在顺境的时候孩子们看我们怎么自处。在做决定的时候,孩子们看我们怎么做决定,看重的是什么?在待人处事上孩子们也在看,这些都成为他们日后的影响。

就像今天我们很多处事的模式,也是受早年父母亲的影响,你下意识的会想到当年父母亲是怎么做的。

父母若自己没有敬虔的心,就不能指望孩子敬虔。父母若心中没有神,孩子很自然的就不会信。

人天然与神为敌,惟有在基督里与神和好,才有新的生命。若父母自己没有真实重生,只在主日谈信仰,却在平日活得与世界没有两样,孩子就会觉得信仰是“形式”。

小心,在孩子面前你只强调“成功”而忽略“敬虔”,孩子会觉得信仰是可有可无的。但你若把目标放在永恒,孩子就会学会定睛天上的事。

属灵人的目标,是以永恒为焦点。若不是这样,孩子看见“世界的价值观”取代了神的话,就会以为那就是人生的全部。

父母不是单单告诉孩子该做什么,而是要用整个生命去活出来。儿女不是看你怎么说,而是看你怎么活,有没有“把真理带入生活”?若父母自己不敬虔,就难以带领儿女归向神,除非神另外施恩。

让我们天天被神的爱更新,常常悔改,常常祷告,活在神的面前,用“被神塑造的心”,活出敬虔、公义的生活。孩子们不但容易信主,并且能明白基督的心意,并从祂的角度来看世界,一生走在蒙福的道路中。

请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我们全人是属于你的,我的心和我的一切都是属于你的。因为我是你用宝血重价买来的,你的爱激励我们在你的恩典中长进,你也以我们的顺服为乐。帮助我们靠你的恩典,使我们的儿女,看见真实的信仰,不是形式,而是生命。愿你复兴我们,继续教导我们,使我们真实依靠你,存谦卑的心,每日与你同行,愿你的荣美归于我们身上。愿我们的孩子都能与我们同说,“耶稣基督是我们的主”。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上一篇:亲爱的天父祢创造的万物都彰显出祢的荣耀和大能当生活让我感到不堪负荷时请帮助我信靠 灵命日粮2025年09月18日:巨齿鲨与海怪
下一篇:多少时候我们忘记赞美神 与神同行:赞美的价值(2)
返回顶部
触屏版 pc电脑版

© 福音家园m.zyesu.com